救护车上仍挂念房贷:房奴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32
岁的从事UI设计师工作的蔡先生,在到位于长沙高新区麓谷企业广场一栋写字楼内求职,上厕所时偶遇爆炸事故受伤,在被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的过程中,口中还在念念不忘的说,“我还要面试,东莞的房贷还没还清……”
潇湘晨报3月27日的报道证实,这个自己受伤还惦念着东莞房贷的蔡先生,经医院检查,“全身多处深浅混合 II 度烧伤,面积达
37%,截至发稿前病情危重,医生正在全力救治”。而他惦念的房贷,据报道称,是他当年毕业后到深圳从事UI设计师工作,靠着月薪3万,前两年在东莞买的一套房欠下的50多万房贷。而蔡先生到长沙找工作面试,则是因他去年10月想找份离老家株洲市炎陵县近些的工作,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一边找工作。
一个32岁,正值人生大好年华的人,在遭遇突发事故受伤时,为何惦念的不是别的,是他自己的房贷?
一方面来讲,是楼市上涨的压力造成的。大家都知道,一个时期以来,楼市一直成上涨趋势,房价居高不下,不少人为在工作的城市立足下来,纷纷贷款购买房子,让自己成为了大家俗称的房奴。而房奴的日子,看起来并不好过。
另一方面,从蔡先生遭遇事故受伤,还惦念房贷这件事来看,房奴的压力在于每月都要还贷。假若一旦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心理上无形之中就会有非常大的压力。如蔡先生当初在深圳工作,月收入达三万元,购买房子每月月供应该对其没什么大的压力。但其回到老家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不找工作打工增加收入,仅靠自己的积蓄保持月供,怕是很难实现。于是,他在老家寻找工作,不想遭遇意外。
还有一个因素,恐怕就是和潇湘晨报同一天,由中新网报道披露的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规将经营用途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也就是经营贷有关。
据中新网报道披露,“炒房者们利用规则空间通过经营贷支付购房款,热点城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过热趋势,并且出现了‘市场过热’、‘违规资金’入市之间的恶性循环,加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
现有数据表明,仅北京市辖内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业务合规性开展自查,就发现涉嫌违规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约3.4亿元。同样,广东相关部门经过排查,同样发现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这么大的资金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无疑会拉动房价上涨,给工薪族贷款购房带来不小压力。
针对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一现象,已有好消息传来。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2021年3月26日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要求严打经营贷违规进楼市。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有关乐观的看法,也就是像蔡先生这一打工一族,就有可能随着房价的持续稳定,而不再为房贷而在自己遭遇意外时,还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