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女记者自述被家暴:为何多年之后才公开?个中是否有更多隐情

(2021-02-08 08:59:40)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前女记者自述被家暴:为何多年之后才公开?个中是否有更多隐情

青锋

家暴,这一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再加上前女记者这一冠名,肯定会有更加不同的反响。自前女记者自述被家暴,以《又一个拉姆》为题的文章被网络公开之后,前女记者所在地的不少部门即刻发出回应。有关报道也披露称,前女记者的丈夫,被暴家暴的当事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公开回应,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的说法。

在这里针对前女记者被家暴是真是假我们暂且不说,完全可以静等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但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不能不被人们质疑。那就是,发生在2015年的家暴,前女记者为何这么多年后才想起来予以公开?其丈夫的回应,是否有可信之处?

这个前女记者自述的第一次被家暴,据报道显示,是发生在2015年。据前女记者自述,是其丈夫“一次酒醉之后”,半夜回来,开始找事,询问是不是和他的藏族朋友(男子)有事。据称,“暴打是突然开始的,我的眼睛登时模糊了,拳头不断砸在我的头上,头发被抓着,动不了”。根据相关报道,第一次被家暴短短一个月之后,前女记者看到丈夫出轨,则遭受了第二次拳打脚踢。

但据顶端新闻报道,在“2017年,在媒体采访的镜头前,马金瑜毫不吝啬向世人展示她对丈夫的爱意与对生活充满满足的甜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如果前女记者自述其2015年就遭家暴,而且是一个月内就接连两次,那为何2017年在媒体采访的镜头前,还要毫不吝啬的展示自己对丈夫的爱意,甚至对生活充满的甜蜜呢?这多少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和接受媒体采访镜头前展示的形成巨大反差的还有,前女记者自述称,“她与三个孩子过着地狱般的日子。‘我始终没有能力带走孩子,孩子的父亲也多次威胁,在微信上写:‘让我们一起死吧。’‘把孩子全部吊死吧,让我们一起死在草原上吧!’”这至少说明,前女记者被家暴早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但为何要等到2018年才“下定决心带着孩子离开”。

大家都知道,前女记者自述中所说的拉姆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女子。拉姆文化程度不高,家中生活不富裕,有病中父亲要赡养,因而,在其遭受家暴之后,他为了父亲,还有其他种种原因,选择隐忍,从一般人角度来说,完全可以理解。而这个被叫做马金瑜的前女记者,据称,曾在多家媒体供职,撰写过不少有影响的报道,要见识有见识,要朋友有朋友,其想逃脱家暴,应该说比拉姆有条件的多。那为何,当时不向当地妇联乃至其他相关部门求助,而选择在多年,尤其是拉姆被其家暴丈夫活活烧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公开自己被家暴的情况?莫非是借助大家对拉姆的关注度,才能使其被家暴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才使问题得以解决吗?

在社会高度关注之下,青锋也看到了来自另外一方的声音。据新京报报道,“马金瑜的丈夫谢德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马金瑜带着孩子已经离开将近3年,两人之后一直没有联系,直到昨晚相关文章发出后才知道马的近况”。且谢德成表示:“让我太吃惊了。”另据报道,谢德成因“前天晚上检查蜜蜂不小心摔倒,断了两条肋骨”,目前正在医院住院。

有关评论指出,家暴不仅是家事,更是社会的事。舆论的关注点,更应聚焦于如何在法治的框架内严惩施暴者,如何更好的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青锋认为,这评论说的十分有道理。在弄清前女记者“为什么挨打”的同时,还要弄清楚,前女记者为何要选择多年后才公开被家暴一事。这样才能教育更多的被家暴者,让更多的被家暴者认识到,“能保护你的,除了法律,更是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