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中国电信江西省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并从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青锋的第一反应就是,谁给了这家企业这样的权力?
不知道人们以往有没有注意,电信三大运营商销售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格式合同。什么套餐,打多少分钟电话,用多少上网流量,用什么方式入网,作为合同的另一方的使用人,根本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或许正是这种垄断形成的强势,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披露,江西电信客服称,“若用户之前使用的电信产品欠费超过3个月未交清欠费,或者享受了手机、话费优费,有在网协议约定而没有履约,相关信息都有可能会被接入征信”。
具体什么情况下,手机用户会被接入征信?
报道披露,如果仅仅是当月实时欠费停机和欠停一至两个月,只要及时交清欠费,不会被接入征信。也就是说,给消费者的时间也只三个月。但这三个月的依据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尚未看到具体的解释。
大家知道,“如果存在不良征信记录,个人贷款、就业和交通出行等方面均可能会受到影响”。
那么,浙江电信出台这样的规定,依据的是那一法律法规?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同时还明确,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并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后,才会进行采集和展示。
浙江电信不经手机用户同意,就随便采集用户信息,甚至还要将手机欠费3个月的用户接入征信系统,和《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似乎相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