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一成国民日均阅读1小时以上:纸质阅读下降是可怕的趋势

(2020-04-20 21:35:51)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超一成国民日均阅读1小时以上:纸质阅读下降是可怕的趋势

青锋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于4月20日发布,这个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自1999年起每年都进行一次。今年发布的结果表明,超一成国民日均阅读1小时以上,去年人均阅读图书4.65本。与2018年相比,成年人纸质读物的阅读量、阅读时长都有所下降。青锋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


尽管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都是阅读,也都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加个人能力的通道,但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在青锋看来,其效果有相当大差别。


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披露,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3%,较2018年的59.0%上升了0.3个百分点。尽管这些数据表明,数字阅读在上升,但图书阅读的上升率不大,说明人们大部分的数字阅读,都是碎片化的阅读,基本上是获取资讯。


一个人素质的提高,除了自身因素和其它社会因素外,还在于其通过书本获取知识,以及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凭青锋自身经验,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最大的区别就是,纸质阅读,比如读书,有一个人和书籍内容互动的过程,能让人大脑有所思考。而数字阅读,则可能一晃而过,看的似是而非,很难入脑入心。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表明,我国成年人纸质读物的阅读量、阅读时长都有所下降。具体为,2019年,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低于2018年的4.67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6.33期(份),低于2018年的26.38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33期(份),低于2018年的2.61期(份)。这说明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外,也印证了我国纸质出版业在继续下滑。


上述情况,不仅给从事纸质出版行业的同仁再次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醒人们,对于纸质阅读下降,应保有一定的警惕。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这个嬗变中,应该主动有所作为,真正为提高国民阅读和国民整体素质,做些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