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号病人”,原是误读:莫再为莫须有的苦心伤神

(2020-02-21 20:15:56)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https://picturecdn.l3gt9.com/image/20200221/cf97554763a506ee51d4284ec842baa4.jpeg

青锋


一个叫“黄燕玲”的近日很火,不是因为其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什么大事,而是有人把她称为“零号病人”,引出一波三折。而据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后公开报道披露,“零号病人”原是一种误读。


所谓“零号病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在接受采访时称,对应的学术用语是“原发病例”。通俗的理解,一般为在这位患者身上“某种病毒首次从动物进入了人体”。


而“零号病人”一说,则出自最早的一个乌龙。据称,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研究艾滋病流行病学规律时,将把疾病带入美国的“原发病例”盖尔坦·杜加用英文字母“O”进行编号,结果被误读为阿拉伯数字“0”。由此,“零号病人”说法不胫而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原发病例’早于‘指示病例’出现。比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的指示病例是广东厨师黄某,但经追踪发现,黄某出现病症以前已有其他SARS病例”。但据王立铭教授称,历史上的疫情,从未明确找到严格意义上的“零号病人”。比如,艾滋病、埃博拉、SARS等。


中新社的报道指出,王立铭称“寻找‘原发病例’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王立铭认为,最好在疫情暴发极早期、患者人数极少时完成。王立铭坦言,找到新冠肺炎疫情“零号病人”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有关传言有鼻子有眼地说,某研究所毕业生黄燕玲是所谓的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零号病人”。且不要说被指的黄燕玲2015年就已毕业,而且媒体已经在四川一家生物公司找到,并采访了黄燕玲所在部门的负责人。证实黄燕玲“她在正常上下班,身体没有任何状况”,仅凭王立铭教授所说“寻找‘原发病例’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传言也不足信。


疫情当前,防控仍然是重要的方面。因此,作为普通人,除了遵守各地的防控规定,采取措施认真防范传染源,不动不动就因小事和疫情防控人员起争执、发生冲突,降低防控成本外,切莫再为一些莫须有的事,听信谣传,甚至自己也成为一个传谣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