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盲目想着当网红:这个调查数据让你看清网红有多难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青锋
对于网红,青锋一直保有一种疑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网红?在网络上红到什么地步才能称之为网红?近日,《华西都市报》的一个调查,让人们看到一个严酷地现实,本来被不少人热衷的网红,只有20%的头部网红群体能赚钱。这犹如一瓢冷水,可能让不少想当网红者有点冰心凉。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网红?前一段时间,上海一个名叫沈巍的流浪者,因为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等,被人称“国学大师”“流浪大师”,有关其短视频上传网络后,各地短视频创作者迅即奔赴上海,在沈巍栖息地跟踪拍摄,让沈巍一度成为网红。
成百上千短视频创作者齐聚,围绕一个“流浪大师”跟踪拍摄,让捡了26年垃圾的沈巍一夜走红,这应该算得上是网红了。但有不少粉丝只有千把、甚至是在网络电商平台卖卖衣服的,也被人称之为网红,青锋多少有点不太认同。但现实中,却有不少人动辄就叫网红,而且,还寻思着成为网红后,赚大钱,或者一夜暴富,或者成为名人。
媒体近日的一个调查报道,有可能让日思夜想成为网红者有点泄气。据称,四川一个拥有1200万粉丝的95后男孩,从2014年开始短视频制作,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拿出两三个小时做短视频,但他在头三年的时间内,并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尽管现在月收入从几千元变成了上万,但他认为,靠单打独斗很难成网红。因而,从2018年下半年,召集身边六七个朋友,注册公司,才开启了他的短视频创业之旅。
成都95后男孩的经历表明,靠个人的努力,很难在网络上有所成就。90后成都女生李某因怀孕5个月时,在某内容平台写了一篇母婴类科普文章,被MCN机构看中,成为MCN的签约者的经历同样表明,靠个人一己之力很难成网红且很难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因为,短视频博主主要收入集中在广告和卖货两方面,“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挣钱”。90后成都女生,用自己的经历告诫那些十分想成为网红的人慎入这个行业。
尽管有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MCN机构数量已经达到2300家,预计2018年将达4500家,说明这个行业正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媒体调查证实,在这些公司内部,“网红的淘汰机制也十分激烈,不是所有的网红都能赚钱,能赚钱的也就10%-20%的头部群体而已”。
综上所述,青锋就是想通过现实中发生的具体人和事,以及有关机构调查所得数据,提醒那些想当网红者,切莫有过度幻想。“流浪大师”沈巍就是一个例子,其尚未红几天就销声匿迹,是谜,还是正如沈巍自己所说并非想当网红而躲了起来?
注:题图与本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