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老板拉拢教师引导学生购买教辅,被刑拘:这才叫从源头抓起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学生教辅到底有多大用?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生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按照老师要求或者暗示,拼命给孩子购买教学辅导资料成了一种负担。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学校或者教师售卖教辅,但一些教辅经营者则挖空心思达到他们牟利的目的。近日,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公安局对外发布消息,证实该县洋洋书店经营者李某某,采取不正当手段,拉拢部分中小学教师引导学生到其经营的书店购买教辅资料,已被刑事拘留。
什么是教辅?想必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按照有关解释,一般是指"教学辅导"的简称,是教学辅导类图书资料的总称,也叫同步辅导,教学参考书等。其最初的作用,是一种辅佐教材的参考,大多由知识讲解和练习题组成,使用者一般为学生、教师及教研员。如果细分的话,一般有软教辅和硬教辅,或者教辅图书、教辅报刊和教辅网站。
传统教辅报刊,都是靠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志愿订阅等。但随着一些人发现当下学生家长中存在一种攀比之风,比如,你家孩子买了三种教辅,我便想方设法给我家孩子也弄到三种,甚至更多。说穿了的话,就是某些家长生怕别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多看到一些东西,考试时比自家孩子多考上那么几分。正是某些家长的这种心理,让一些人在教辅上打起了注意。据青锋所知,市面上销售的某些教辅,都是个别人通过在网络上搜索一些题目及答案,然后拼凑在一起,高价销售给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为了打击有人利用教辅牟利,减轻学生课业以及家长的负担,教育部曾发文明令严禁学校为学生统一办理保险、征订和购买教辅材料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辅在一个时期,已经成为乱收费或者扰乱教学秩序的隐患。对此,各个地方或者学校,纷纷出台措施,严禁教师要求学生购买教辅,以教辅替代课后作业等。但现实中总会出现一些投机取巧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一些书店经营者便和个别老师串通,让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时,暗示可以到哪家书店购买到哪种教辅,然后从书店经营者那里获取好处。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洋洋书店经营者李某某,想必就是通过这种手法,达到其垄断教辅资料市场的目的。
一个学生应该有多少教辅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考试取得好成绩呢?有老师在网络上公开发文称,好的教辅资料一本就够了。该老师认为,一门学科不需要太多的教辅资料,有一本就可以了。该老师提醒,买教辅资料的时候,不要盲目去买,做的习题也要有针对性地去做,不要盲目地什么都做。青锋也一直认为,教材的课后练习,抑或教辅,都是为了学生巩固当天所学课程内容而设置的。因此,只要把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把握住,将课本内容弄懂,课后练习或者教辅的习题等,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辅市场的乱象整治,应该从源头抓起。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公安局对该县洋洋书店经营者李某某采取不正当手段,拉拢部分中小学教师引导学生到其经营的书店购买教辅资料进行打击,就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如果各地公安机关都像灵石县公安局这样,不愁教辅乱象治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