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老舍不在1968年诺奖候选人名单想到鲁迅当年拒绝诺奖推荐引发的感想

(2019-01-10 08:50:25)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由老舍不在1968年诺奖候选人名单想到鲁迅当年拒绝诺奖推荐引发的感想
青锋

这个消息可能会让某些热衷诺贝尔奖的人有点失望。新京报有关人员近日对外披露的一个事实,给国人中流传已久的文学家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而且,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因为当时国内正值历史特殊时期,加之瑞典方面获知老舍已于1966年去世,因而最终才使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得奖这一消息,给出了否定的结果。似乎将打破许久以来萦绕在不少有着诺贝尔奖梦的人的幻想。而这一结果的被证实,更让青锋再次想问一下,为何国人中有这么多人有诺贝尔奖的情结,且会把国人得这个奖作为一种成功、或者被承认的标志?

按照诺贝尔奖保密规定,在50年后方才解密的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细节被公开,有媒体发现,当年进入诺贝尔奖的提名短名单的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英国诗人奥登等。也就是说,1968年诺贝尔奖得主就是从这个短名单中产生,并最终确认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而传说中进入最终提名的我国作家老舍先生,根本不在这个短名单之中。

老舍根本不在1968年瑞典诺贝尔奖提名名单这一事实,先是由外媒披露,后被新京报记者通过电邮得到瑞典学院方面证实。这消息看起来有点残忍,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国人,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更不能妄自尊大,靠自己的臆想来满足自己对某种事情的向往。如果青锋没有记错的话,网络上也曾出现过鲁迅先生差点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的信息。据有关报道称,1927年,瑞典学者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来自诺贝尔故乡的学者,便有意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且,还有说,赫定曾托刘半农,然后由刘半农托鲁先生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先生的意见,被鲁迅先生婉言谢绝。

那么,到底有没有瑞典人赫定要推荐鲁迅先生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据说,有人拿出了当年鲁迅给台静农的一封信佐证。据说,鲁迅先生当时认为,“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因此,鲁迅先生予以了回绝。现在来看鲁迅先生当年在信中的阐述,就好像感觉鲁迅先生是在回答青锋现今的疑问一样。鲁迅先生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这是因为什么呢?鲁迅先生当时就给出了回答。先生称,“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这一下子让青锋如醍醐灌顶,明白了某些国人为何那么热衷诺贝尔奖项,其实则是“虚荣心”在作祟。

事实上,诺贝尔奖于某些国人有多么重要,青锋一时还真说不出来。但是,在看了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刘永坦、钱七虎的有关报道,尤其是看到刘永坦“雷达能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和钱七虎“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就最强盾牌”这些铮铮铁言后,才明白了当年鲁迅先生为何要对诺贝尔奖予以拒绝的真正所在。因为鲁迅先生的心在中国。而从鲁迅先生,从刘永坦、钱七虎等这些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的他们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作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因此,倘若只把眼睛盯住是否能获得诺贝尔奖上,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像刘永坦、钱七虎这些科学家为中国强大之努力上。因为,只有中国强大,方才能屹立在世界之林。到那时,老舍是否在1968年诺贝尔奖候选人名单上,或许就不足心心念念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