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刚毕业应聘前台要求月薪2万:名牌大学毕业就必须高薪吗?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7d5a06666aae49b5bb51dfc1c5ca7259.png
青锋
针对近日各地频频公布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期望月薪,从最高的北京每月12992元到排第二的上海每月12070元,让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忍不住披露了一起之前女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台要求月薪2万的往事。这个自称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女生,一出口就要求月薪2万,让接待其应聘的面试负责人也不由得大跌眼镜,自认为已经工作十年、月薪才达到一万元的部门负责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名牌大学毕业就必须高薪吗?
从有关人士披露的情况看,这个招聘前台的公司在发布的招聘启事上已经对薪资待遇说的非常清楚,标明薪资三千到五千元。而这个前来应聘的某名牌大学的女毕业生也看到了这个薪资标准。当问及她怎么会要求薪资2万时,应聘女毕业生振振有词说,你们发布的时候还有一条是有能力的话薪资面议。而应聘的女孩认为,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所以,要求月薪2万。
当这个事情一经讲出,迅即引起不少人共鸣。有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称,一美容院招前台曾有要月薪一万二的,更有应聘翻译岗位的,一开口要的月薪就是20万,如此等等,让不少已经工作多年的人感到自己多年来上的都是假班,似乎和这些要高薪的人生活的不在一个世界。针对这种看到招聘启事,不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应聘的岗位,一开口就要高薪的应聘者,青锋认为有必要做些提醒。
从现实情况说,目前就业形势虽然在进一步转好,但一毕业应聘工作开口就要一两万的高薪,着实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就拿某美容院招聘前台来说,其招聘时开出的月薪只有2000元,而应聘者开口就要一万二,中间相差万元,稍微考虑一下,就可以明白是否可能。实际上,类似这些张口就要月薪上万的毕业生,不能说是好高骛远,最起码可以说是自己就业的期望值和现实相差甚远,如果不及时调整,就可能陷入就业的误区,不仅走向社会后找不到工作,还会产生厌世情绪,抱怨人生。
除了个别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外,对自身价值也缺乏必要的认知。应聘前台要求月薪2万的某名牌大学毕业生,自认为前台就是接待访客、做些登记。其不光自信自己能做好这些,还自认为自己能做好有关行政工作。并在应聘现场称,如果让其负责前台加行政的话,她还要提高薪资标准,要求月薪两万五。有关人员认为,有这种想法可以,但期望值过高,则容易导致择业的失败。
可以坦率地说,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这点有不少事实为证。曾被大家关注的“北大研究生读博期间肄业,回老家待业17年成五保户”的湖南常德的张某,1992年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并读博,不知何因,在读博的最后一学期称自己患病而肄业。张某在社会上工作一段后回到老家,结果从2001年起就一直待业,本该壮年有所作为的他,却成了农村五保户。还有1994年以692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伍某某,大学期间是班干部,由于其学习刻苦,曾赢得师生好评。但其走出校门十几年,公务员考试落选,打工收入难以维持生活,最终回到农村,成了精准扶贫对象。青锋在这里举这些例子不是说这些名牌大学的坏话,而是想告诫某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求职毕业生,一定要认清自我,既不盲目就业,也不要好高骛远,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首选。
题图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