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花1万多演“一号角色”:这分明就是想靠花钱一举成名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湘潭市岳塘区某小学的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花一万多元和某影视公司签约,让自己孩子作为“一号角色”参演某网络电影。结果,一万多元只换来了三个镜头和一句台词。该学生家长认为自己上当受骗,被影视公司欺诈,遂将影视公司告上法庭。此官司一审已经审理终结,并作出判决。但透过这件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娱乐界的乱象,更让我们看到,现实中渴望一举成名的心理在不少人中有着极大的市场,而且很多人都可能认为,一举成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靠花钱就能实现。
这个案件双方的争议点在“一号角色”的理解上。在对这个案件剖析之前,不妨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我们每个人的理解,“一号角色”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估计不少人都会认为,“一号角色”就是整个剧中最重要的角色,或者说剧中人物都应该围着转的角色吧。可这样的理解错了。影视制作方称,因为参演者为儿童,无任何参演经验,又系自己出钱请人拍摄电影,因此不能按照常理理解合同中的“一号角色”。
由于孩子家长对“一号角色”的理解基本上和大众的认知相同,或者用句直白的话说,花一万多元就可以成为“一号角色”,一旦电影上映,孩子就可以一举成名,这对平时爱好表演、方才9岁的孩子,该是一个多么大的惊喜。于是,孩子家长就支付了12800元的费用和影视公司签了合约。结果,当被通知前往横店参与拍摄时,该孩子家长发现,这个影视剧仅仅“一号角色”签约者,就达59人,而且,“一号角色”前还有7个“主演”。最终,孩子参与拍摄后等电影在网络上看到后,孩子发现,一部72分钟的影片中,仅有三个镜头和一句台词。这不仅受到了同学的嘲笑,还极大地伤了孩子的心。
作为现实中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一举成名。成年人如此,作为正在人生成长阶段的孩子依然如此。但正如俗话所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人不靠坚实的努力和奋斗就想一举成名,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孩子,缺乏这样的认知可以理解,但作为成年人最起码应该有这样的常识。这个案例中家长期望花一万多元就想让自己的孩子成名,显然有违常识,或者说有些投机取巧的心思。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也让不少人通过网络找到了不少成名的捷径。但即便网络增加了成名的捷径,不少成名者,甚至看似一夜成名的网红,也不是一蹴而就,或者花上万儿八千就能让天下知的。比如,曾经在网络上走红的凤姐,也不是一夜成名的。在其走红之前,据说做过两年的小学老师;到上海打工,她曾经投出过一万多份简历,从服务员到总经理,几乎各行各业她都试过。即便走红后到了美国,据凤姐所发微博称,她也尝尽了美国的辛酸。
花一万多元让孩子出演“一号角色”的家长起诉影视公司采用格式条款与其签订协议,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构成欺诈被法院受理后,经双方辩论,最终法院认为电影按约在相应网站进行了播放,视为原告接受了被告的部分履行,被告影视公司只需承担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遂判决影视公司公司退还费用68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毫无疑问,尽管法院支持了孩子家长的诉讼,但透过这一诉讼,家长所谓的本来想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的想法,就是想花钱让孩子一夜成名。这种带有投机性的想法,不仅这个孩子的家长有,估计在当下社会中不少人的内心都有存在。因此,这里不仅要提醒孩子不能存有这种思想,更要提醒家长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否则,不仅对孩子无益,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