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曝光、总理批示,为何大理瑞泽建材整改还敢搞变通?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13be6ecd60df4e20a6c276f38a3cf7a7.jpg
青锋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2016年曝光的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凤仪镇龙王庙箐毁林采石采砂、破坏生态的问题,曾引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但将近两年过去,中央环境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9家存在违法生产经营或私挖盗采行为;19家生态恢复效果较差或未开展植被恢复;27家生产生活设施未拆除或未完全拆除。这被督察组认为,大理州在非煤矿山关停整顿工作中,存在敷衍整改、变通整改的问题。
对于舆论和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的事件,当地有关部门焉何敢于搞变通?
据报道,《焦点访谈》栏目2016年8月曝光大理州大理市凤仪镇龙王庙箐毁林采石采砂、破坏生态问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出重要批示后,云南省行动迅速,大理州先后开展多轮专项整治行动,对洱海流域范围内的采石采砂采矿等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排查,决定永久关停敏感区域内的非煤矿山,着手进行生态修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但随着舆论监督关注过去,大理州对非煤矿山关停整顿工作关注度也急剧下降,虽针对央视曝光的龙王庙箐问题努力整改,彻底关停,生态修复初见成效,但又在关停上搞变通,使企业关而不停。
从报道看,大理在关停上搞的变通就是,大理市专门出台了《大理市关于来料加工企业处置意见》,将来料加工恢复生产的审核把关权限下放至乡镇,从而让本该彻底关停取缔的非法企业有了空子可钻,让此类企业长期借来料加工之名行违法生产之实,以清理山体塌方为由擅自私挖盗采。中央环保督察组认为,《大理市关于来料加工企业处置意见》,看似对来料加工企业恢复生产提高了门槛和要求,实则要求空泛,脱离地方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
由此来看,大理瑞泽建材整改,看上去很严,但实际上是严在了纸上,严在了表面,而具体落实的措施上,给了地方保护空子可钻。倘若不是中央对这一问题一抓到底,那当地的这个整改则可能就“大功告成”,甚至作为政绩向上级汇报,给老百姓交待。
除了上述整改搞变通外,中央督察组调查还发现,大理市、洱源县、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洱海流域关停矿山及配套企业的监督管理走过场,更严重的、甚至纵容包庇企业违法行为。比如,卫星图片显示, 2017年5月后,洱源县小水坝石料加工有限公司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矿开采面图斑变化明显,涉嫌私挖盗采,但洱源县三营镇、洱源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却表示,巡查中均未发现矿区变化情况,巡查记录均显示为“未发现开采痕迹”。这种行为,被督察组定性为纵容包庇企业违法。
为什么面对如此严厉的环保督查,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为何还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敷衍整改、变通整改?单单说其法律观念不强、责任意识不够,地方保护思想严重?恐怕未必能说的过去。
从报道看,大理在关停上搞的变通就是,大理市专门出台了《大理市关于来料加工企业处置意见》,将来料加工恢复生产的审核把关权限下放至乡镇,从而让本该彻底关停取缔的非法企业有了空子可钻,让此类企业长期借来料加工之名行违法生产之实,以清理山体塌方为由擅自私挖盗采。中央环保督察组认为,《大理市关于来料加工企业处置意见》,看似对来料加工企业恢复生产提高了门槛和要求,实则要求空泛,脱离地方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
由此来看,大理瑞泽建材整改,看上去很严,但实际上是严在了纸上,严在了表面,而具体落实的措施上,给了地方保护空子可钻。倘若不是中央对这一问题一抓到底,那当地的这个整改则可能就“大功告成”,甚至作为政绩向上级汇报,给老百姓交待。
除了上述整改搞变通外,中央督察组调查还发现,大理市、洱源县、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洱海流域关停矿山及配套企业的监督管理走过场,更严重的、甚至纵容包庇企业违法行为。比如,卫星图片显示, 2017年5月后,洱源县小水坝石料加工有限公司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矿开采面图斑变化明显,涉嫌私挖盗采,但洱源县三营镇、洱源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却表示,巡查中均未发现矿区变化情况,巡查记录均显示为“未发现开采痕迹”。这种行为,被督察组定性为纵容包庇企业违法。
为什么面对如此严厉的环保督查,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为何还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敷衍整改、变通整改?单单说其法律观念不强、责任意识不够,地方保护思想严重?恐怕未必能说的过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