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万欧元拍得乾隆时期花瓶:是历史研究还是炫富?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df0dc2520bea40eba7289fd2a6c06f47.png
青锋
一只乾隆时期的瓷花瓶,2018年6月12日在巴黎以超出苏富比拍卖行估价数十倍的1620万欧元的价格被拍卖,是谁拍得了这么昂贵的花瓶,媒体没有报道。但对这样的拍卖,让人不能不有所疑问,以如此高的价格拍得一只花瓶,是用于研究,还是收藏,抑或说是为了炫富呢?
类似的报道不断见诸国内媒体。早在2018年的5月15日,就有报道称,一只旧花瓶在被送往慈善商店的途中被以近9万英镑的高价拍卖出售。用现在换算比率来计算,这只被近9万英镑拍卖的花瓶,折合人民币75万多元。据说,这只被以75万元人民币拍卖的花瓶,还是一个破损花瓶。报道说,身为古董修复者的祖父留下的这只高约30厘米的东方装饰花瓶,一直放在哪里,尽管修复是其祖父的职业,但其一直没有修复。直到很多年后,祖父已经故去,继承这只花瓶的人也已83岁,继承者准备把这只花瓶拿到慈善商店出售的时候,恰遇拍卖行拍卖,便搭了顺风车,令当事人没有想到的是,拍卖行当初估价在90到120英镑的这只花瓶,最终被以近9万英镑拍卖。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854b617135274f34be827465e82d490a.png
应该说这只破损的古花瓶有一定的价值。从年限上来说,可追溯至18世纪的乾隆时期,且有说这只花瓶是专为乾隆制造的。从艺术造诣上说,花瓶上面描绘了来自中国神话的画面,为一位神仙在接受寿礼。不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神话研究或者绘画研究方面,这只古花瓶都有其一定的价值。据报道,这只花瓶的购买者是一位华侨。如此来说,能拍得近9万英镑,除了其历史和研究价值外,里面还包含着华侨的情怀,乃至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眷恋。
而1620万欧元拍得乾隆时期花瓶者,其身份背景媒体并没有报道。但据说,苏富比拍卖行的专家最初对这个精美瓷器的拍卖参考价,也只是估价到为50万到70万欧元。苏富比的专家认为,花瓶属于“粉彩”,底色为粉红色,加上彩色釉饰,“它是一项重要的艺术作品,犹如我们刚发现一幅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作品。”这只被苏富比专家称之为可与意大利名画家作品比肩的花瓶,是乾隆时期(1735-1796)官窑里最优秀的工匠的作品,被认定为19世纪末就运到法国的。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d489c30139134157a3f393b0f11d0f40.png
令青锋不解的是,国内收藏界似乎有个说法,清乾隆时期,各种瓷器生产的较多,从研究角度上说不具有唯一性,从历史考究上讲,清乾隆至今有文字记载的恐怕远比其他时期的要多的多,这对研究历史也没有十分必要的价值。那为什么会有人以如此高的价格拍得这只花瓶呢?
据说,在2018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个粉红系列的瓷碗曾以3040万欧元的价格售出。如此多的有关瓷器拍卖的报道,有网友质疑,为什么只见文字,不见图片呢?更有网友质疑,“都是凑巧,去商店的路上去拍卖行还马上就拍了”。 对此,青锋要质疑的之一是,这些报道是不是空穴来风?其二则是,这种动辄被拍卖到上亿人民币的瓷器,除了华侨花近9万欧元拍得破损花瓶有着其家国情怀外,其他拍得者是为了研究、收藏,还是为了炫富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