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时富士康的郭台铭,为何每天还要工作16小时?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教育 |
分类: 青锋时评 |
http://picturecdn.ejianmedia.com/c0a94f558f0a42d5ad02f4084fb5f6be.jpg
青锋
知识能否改变命运?一次高考能否定人的终生?是近来大家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但仅有知识,不付诸行动,恐怕也很难改变命运。这点,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近几天所说就给出来明确的回答。即使时贵为了富士康的大老板,“已经不是为钱财工作了,但是现在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为什么呢?
提起郭台铭,估计很多人都能熟知。他1988年5月到深圳考察,如今在大陆办企业已经30年,1992年7月16日在大陆有第一件专利申请,1998-2000年连续3年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第一,到2002-2010年连续9年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排名前三;从2010年到2017年,富士康的出口金额占到全中国出口金额的3.9%,进口金额占到3.6%。据富士康自称,30年来累计外汇2400亿美金,占中国外汇存底3兆美金的7.8%。由此可见,郭台铭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这样的亿万富翁在“捐赠了个人90%的财富“,经历了人生的多种阶段后却仍然“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
郭台铭也认为,知识能改变命运。据他自己所说,他为员工购置了两万本关于人工智能的教材,希望员工多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但他更认为,“学是知识的积累,习是实际操作,习比学重要”。这就是说,知识能改变命运,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要靠个人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前段网络上流传的北京大学某博士肄业,17年后沦为五保户,虽令人惋惜,但和他同时期的博士估计早已功成名就。事实上也从某个角度证明,唯有将知识付诸社会、付诸实践,知识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乃至社会的命运。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读过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当初贝尔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但很多发明家不以为然。而贝尔根据薄膜可以模仿人耳的想法,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的模样,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先是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然后又虚心向其他科学家求助,某一天,当贝尔对着送话机喊“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便发疯般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就这样,才有了我们今天几乎人人手上都有的移动通话。
更有写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的故事来说明知识只有通过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改变命运。据说,创作出曾经轰动一时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是一个脑瘫病人,她2014年10月,去看一位彼此惺惺相惜的异性朋友时,和一群诗友在网络上聊天。当时因了一个朋友“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玩笑,触发灵感,写出了这首引起不同凡响的诗。据有关评论认为,这首诗鲜明地抒发了女性自我爱欲的痛苦,却不局限于对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而诗人将对自然、环境、人性的关切熔铸于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命经验之中,凭借“睡你”实现了对生存困境的言说、对人性的关怀,使得女性诗歌创作视域得以扩展。如果单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句本身看,是粗俗的,甚至还有骂人的成分。但诗人却从中找到了其长期压抑下想表达而不能表达的载体,“点燃了人性中最基础、最隐秘的部分”。被某些专业人士誉为“强烈美丽到达极限的爱情诗,情爱诗,还没有谁写出来过”。而余秀华,这一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说起话来口齿不清的女诗人,2015年1月即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据说,工业富联上市,郭台铭的身价暴涨。有报道称,仅仅是一天的A股涨幅,已经让郭台铭的财富纸面上增长了110亿元左右。而如此富有的郭台铭“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就是告诉正想要知识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靠知识改变命运是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