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潘石屹“拥有房子比拥有人民币好”是传统观
青锋
小时候尚不懂事的时候,家父常常用一个顺口溜告诫我,买房产置家园,灯笼裤子穿不完。稍微懂事,尤其是走向工作岗位后,我想找到这个顺口溜的全文,弄清楚其中的真正含义,但怎么找都没有找到,今天,在看了《潘石屹变卦放缓卖楼:在中国拥有房子比拥有人民币好》的报道后,方才明白那个顺口溜其中的真正含义。
“在中国拥有房子比拥有人民币好”,换句话说,就是拥有房子比拥有钱好。这话应该是放之世界都皆准的真理。
我们先来看潘石屹SOHO中国财报的一组数字。
根据SOHO中国财报透露,自宣布转型自持物业以来,SOHO中国业绩表现一直不佳。但在2016年,SOHO中国营业收入等指标开始回升。期内,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约人民币15.77亿元,同比上升58%,毛利润约人民币12.42亿元,同比上升69%,毛利率达79%;净利润约人民币9.10亿元,同比上升69%;租金收入约15.11亿元,同比上升44%,物业平均出租率达到96%。
根据这组数字可以想象,这世上有那种营业额上升速度达到58%、净利润同比上升69%的生意?
据说,早在2016年年中业绩会上,潘石屹曾透露SOHO中国除了出售世纪广场外,还要将非核心资产项目天山广场、虹口SOHO、凌空SOHO列在拟出售的名单中。但3月22日的业绩会上,潘石屹表示他改变了看法。“在资产荒的情况下,我拥有中国境内的房子比拥有中国境内的人民币要好。”
促使潘石屹做出改变,并做出拥有房子比钱好的结论的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有专家认为,从2016年房地产市场急速变化的情况看,热点城市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库存稀缺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点。
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能支撑其这个观点的还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在中国,在一个地方有了房子才能称其为有了家,否则,即使是在一地生活了几十年,还是要叶落归根,回到有自己房子的故乡。因此,在这个传统观念的支撑下,想要上亿的农村人口转换为城市人口,房子便成了一个主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衣食住行,衣食行方面有些困难,则可以克服,那么住上有什么困难,要想从根本上克服,恐怕就得有自己的房子,或者租住他人的房屋。
所以说,买房产置家园这一千年古训在当下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不论过去还是当下,拥有房子便成了不少国人的渴望和渴求。
因此,明白了在中国拥有房子比拥有人民币好的潘石屹,提前偿还了银团贷款6.44亿美元和40.50亿港元,提前赎回了境外优先票据的所有未偿还本金总额约2.53亿美元。据此,其公司大幅降低了境外债务在总负债中的比例,目前,境外债务在总负债中的比例仅为7%(2015年底约为56%),债务融资成本也降低至4.4%。
这为下一步SOHO中国利润上升又腾挪出了空间。
说了这么多,无非还是证明,潘石屹“拥有房子比拥有人民币好”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因而,不要动不动就言必西方,真正吃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营之道,不论是盖房子也好,出租房屋也罢,还是做其他生意,其利润肯定都会蹭蹭地往上窜。
今日评论
张扬观点,传播思想,集聚精英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作者
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有《做有思想的媒体》《白纸黑字——一个新闻记者和众多高官的恩恩怨怨》。
联络
微信(QQ号):271589092
邮箱:271589092@qq.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