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清华是否也在误人子弟?

(2006-04-05 23:14:24)
分类: 青锋时评
北大、清华是否也在误人子弟?
青锋
关于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就业的报道,最近在媒体,尤其是在网络上越来越多了。先是北大才子卖肉,后有北大学生卖糖葫芦,再有清华毕业的学生因为患阴郁症找不到工作——可谓一波又一波,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
面对人们的议论,先是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能保证每个北大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大。后是近几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对北大清华的炮轰(重庆晚报,4月5日),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北大清华来个现实的审视。
北大清华应该是什么样的学校?不可否认,一段时期以来,北大清华被神圣化了,神圣化地让所有的学子都向往着一个目标——非北大清华不上。
据朱校长介绍,“清华必上、北大必读”。这个标语出现在四川某重点中学的墙上,与之对应的还有两校的校训。而对于学生本人,则有河南一位考生考上中科大没报到。学校打电话询问后,才知道考生在复读冲刺北大。其所在中学承诺,如果考上将给予几万元奖金。更有甚者,一位考生家里父母下岗,为了支持他考清华,父亲带病外出打工。他连续复读四年才实现清华梦。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关部门的政策--在高考考生录取中,清华、北大与所有重点院校是一个批次,但各地在操作中,都优先选择两校。
那么,北大清华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每一个毕业生都是社会可需人才?事实否定了这一点。近来的不少报道就是明证。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北大清华也在误人子弟?
我想,一味地诱导高考学生非北大清华不上,不能不说是误人子弟。那位下岗工的孩子,连考四年才进入清华,某些学校以不惜牺牲学生为代价,承诺“大胆填报,考不上明年免费复读”等等,应该充分地证明了笔者的判断。
“清华、北大是一流大学,但不是所有专业都一流。”朱校长说,北大的优势学科是文科和理科,在工科方面可能不如哈工大和北航;清华的优势学科是工科,而理学院无法与中科大相比,法学院还不能与人大抗衡。每年能进入两校读最好专业的只是部分学生。朱校长称,如果所有优生都涌去读这两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是极大浪费。
笔者深有同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