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闹市寻幽(76)胡同里的博物馆承载无法重现的记忆

标签:
史家胡同 |
分类: 东游西逛 |
上一篇写的是站在奥林匹克塔上看北京,最漂亮的景致就是高楼大厦与奥运场馆,除了一条笔直的中轴线,很难看到与老北京相关的元素,旧日的制高点--北海白塔和妙应寺白塔,也需要仔细辨认。而再早一篇文章介绍的《大城小像》,则是呈现了不少老北京的风貌。现在的北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气势,旧城的血脉--胡同,大部分仅剩地名,未加保护的,也都是大杂院的破败状况,有些修缮一新的,大门紧闭,成了富人的别墅。到哪儿去追寻胡同的记忆呢?实际上我也没有在胡同里住过,但是从大量的书籍和视频资料中,可以感受到胡同里的京味儿。想起小学时,有一部纪录片叫做《老北京的叙说》,当时看了很多遍,那里面讲述了不少老北京的故事,有溥杰、孙耀庭等人的珍贵资料。
想感受北京胡同的记忆,有个地方不错,就是位于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可以说是相当有名,主要还是因为史家胡同小学,所以这地方往往会和房地产新闻有关。据说史家胡同的命名是因为这里住过史可法。其实在史阁部之前,就有这个胡同名字了。这胡同说的是史可法的先人?亦未可知。胡同的西口,就在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附近,非常好找。小学也就在东单北大街的路边上,再往里走,可以看到胡同北侧连续三个大宅院,都非常其气派,大门紧闭,都整修过。这是胡同里保存最完好的院子,三家都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51号曾经是章士钊住宅,章士钊是著名民主人士,做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解放后为祖国统一做了不少贡献。章士钊的外孙女,名媛洪晃在这里度过了童年。53号名为“好园”,建于清朝,据说曾经是李莲英的外宅。
除了史家胡同小学之外,胡同还有一个地方和教育有关。清朝末年,政府组织了三次赴美留学,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考试,科目有语文、英语、自然科学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语言大师赵元任、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气象学家竺可桢都是这拨留美学生中的佼佼者。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胡同的中部,也就是胡同的24号,这里可是个大院子,但是里面的格局应该是重新修建过的,分为两进院子,前院青砖墁地,有几株大梧桐树,后院有个花园。这个院子其实也是名人故居,文学评论家陈西滢和夫人,作家、画家凌淑华曾在此居住。陈西滢曾经留学英国,回国后任北大英文系教授,曾经和鲁迅展开过激烈的笔战,解放前就出任国民政府的驻外大使,最终客死异乡。凌淑华是民国著名的才女,出身名门高地,其父做过直隶布政使。她文章笔法细腻,绘画也是大师级水平,曾经受过辜鸿铭和慈禧喜欢的画师缪素筠指导。作为名媛,和徐志摩也有一段浪漫的往事。凌淑华80年代末回国,去世前曾经回到史家胡同老宅。他们两个人的作品,我都没看过,所以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展馆因为用了人家的老宅,对夫妇两人评价相当高,辟出了专门的展厅。
院内的景致
院里树荫遮蔽,并不觉炎热。门后的游廊,挂了很多许愿的小牌子,写了诸如“妈妈不加班”之类的小小愿望。旁边的纸箱子,据说可以吃掉噩梦,旁边摆了不少五颜六色的石头。显然,这里举办了小朋友的活动。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展厅,可以通过房间内部依序参观。第一间展厅介绍的是胡同的历史,有23号院的模型,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不过这个展厅的镇宅之宝,还是整条胡同的沙盘模型,这是根据1957年和1959年的测绘航拍图制作的,大概有8、9米长,当时胡同的景致,和现在已经有很大差别。
第二个展厅,就是进入了后院,和人民艺术剧院有关,因为人艺就是1952年在史家胡同的一所宅院内成立的。所以这个展厅里介绍了当时的情景,还有包括曹禺、焦菊隐等人的资料。
后几个展厅,都和人物有关。第一间的主题是教育,介绍了留美学生考试,以及史家胡同曾经是清朝左翼宗学的历史。第二间,主要展现的是陈西滢和凌淑华夫妇的经历,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著名文人雅士的会客厅,接待过泰戈尔、萧伯纳、罗素等人。第三间展示的曾经居住在胡同中的名人,包括国军将领傅作义、周体仁、范汉杰,解放军将领彭明治,外交家王炳南等。
西边几间展厅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因为这里陈列着老北京生活的物件,这里的“老”,指的是解放后的50-80年代,很多都是非常具有时代色彩的东西。比如各种票证,旧时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80年代风靡的卡式收录机,塑料枪等小孩玩具,暖水瓶、脸盆架、搪瓷饭盒等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等等。还有一间非常有意思的屋子,里面可以听老北京各种叫卖声的录音,以前在相声和其他节目中也听到过类似的,但是没有胡同中场景的衬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在这里,伴随着身处胡同的感觉,看着文字介绍,觉得这叫卖声也格外鲜活。
博物馆不收门票,也无须登记,参观还是非常方便的。大致看来,一小时的时间是足够的。所以去王府井东单购物之余,来这里换换感觉,也是挺有意思的。
从史家胡同东口出来,准备返回去坐地铁,就从北边平行的内务部街走回来。这里面比较知名的是梁实秋故居以及北京二中。不过我偶然走进了一家改建后的院落,这里相当于是社区活动中心,卖一些老年人常用,但是又不好买的老物件,比较有意思。院里还有前卫画家的作品展,很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