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按照国际上目前普遍认同的标准,实现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级别划分,L1-L2为传统驾驶阶段,L3-L5为高自动驾驶阶段,现在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的ADAS技术应该说介于二者之间(偏向L3)。显然,我们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上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加州发布的自动驾驶实测数据,谈到了自动驾驶的瓶颈—技术稳定性,背后无非是安全问题。车辆对于道路情况的探测和解析,是解决安全隐患的最初一步,当驾驶员不再是汽车的第一信息处理和操控者时,谁来替我们看路?
我们要从超级科技“大国”以色列的技术国宝—MOBILEYE谈起。以下来自于MOBILEYE的“伯乐”—高盛,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对它的介绍:
MOBILEYE是在汽车行业一项领先的革命技术,是一项发展成为优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安保科技。了解MOBILEYE的人都深知这个简单的、实惠的小小摄像头是如何有效帮助千千万万司机解析道路和周边环境状况,并及时发出警告和主动协调汽车系统来规避潜在车祸风险的。
MOBILEYE目前与世界上90%的主流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合作,提供给它们高效、可定制的科技支持,通过预警以及近期开发的“主动介入”技术来帮助汽车躲避车祸风险。
这个单眼摄像头和它那被称为“EyeQ”的专属芯片集成系统,可有效地辅助小型车、卡车和巴士及时探测和解析复杂驾驶路况,是司机的“第三只眼”。
任何一个MOBILEYE的芯片都存载着复杂算法,和收集于世界各地的数千小时的数据。它将不断的衍进来更有效地探测道路障碍与实况。
摄像头的分辨率是在MOBILEYE位于耶路撒冷的总部进行校对的。尽管技术在飞速进步,然而价格依然实惠合理—这也是它的一大竞争优势。
系统持续扫描驾驶环境,为从车道偏离到车辆检测等的各类事件,提供实时信息、预警和主动介入。
汽车探测系统持续监视周边车辆速度及与本车车距,必要时会自动提醒,甚至强行制动来帮助司机躲避车祸风险。
行人探测系统能够帮助司机躲避与行人的碰撞—他们是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系统收集包括速度和距离的数据,并在需要时自动制动。
如人眼(人的视觉)一样,此项技术也可以观测和解析整个驾驶场景的实时信息,探测到车道标记、人行道线、路标、距离、障碍物、车辆、行人、动物和环境中的其他危险情况。
MOBILEYE的技术也正在向高度自动驾驶方向迅速衍进,彼时,车将真正到达自驾水平。
小巨人的成长受到了资本的眷顾。仅就投行高盛而言,依据高盛官网的介绍:“高盛在早期便发现了MOBILEYE的潜力,于2007年投资1.3亿美金。资本使得MOBILEYE扩大其科研和规模,在资本市场上其他竞争者普遍萧条的情况下,也能抓住更多的机会。在2013年第二波金融支持使其再成功融资400万美金。2014年7月,高盛帮助MOBILEYE在纽交所IPO融到10亿美金,这是以色列科技创业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纪录。如今公司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图片来自高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