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2016-03-24 17:58:44)
标签:

德胜门

闹市寻幽

老北京

北京城门

杂谈

分类: 东游西逛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见证了北京历史上很多大事件

朋友!你到过德胜门吗? 你会想起德胜门吗? 你还记得二环路上车水马龙,而老城门岿然不动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来看吧!

德胜门箭楼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地方,这里地处北二环和京藏高速(德外大街)的交界,是北京车流最多的地方之一,从这里走过,听到耳旁响起如此密集的喇叭声,就知道如今的北京人有多浮躁。可是这座将近600年历史的建筑,就像饱经沧桑的老人,总是沉稳的矗立在这里。这里平素游人不多,进了城门展区,顿时把外界的喧嚣屏蔽,可以说是“闹市寻幽”的最佳诠释。但他又和周边的气氛如此格格不入,纵有古代建筑独有的韵味,却似乎已经被历史所淘汰。这也是北京这座所谓文化古城的缩影,能代表北京传统的,都已经被割裂、孤立,需要时拿出来彰显,更多的时间却是被社会所遗忘。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已经被繁忙的车流包围

德胜门箭楼可以说是北京最美丽的城楼,他的规模可以和正阳门相比,但正阳门显得有些贵气,不如德胜门看着朴实。不过不比也罢,拆都拆光了,还有什么好比。糟践自己的传统,代表不了破旧立新,而是数典忘祖,这些年又有复建,简直是自己打脸,北京一直处在不可逆的破坏状态,留着德胜门孤零零的包围在匝道桥之中,不过是不协调的摆设而已。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城楼下是公交车站,旁边是护城河

老北京的内城九门,各有各的讲究,每个城门都有不同的用途。按星宿之说,北方属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德胜门出城,讨个好口彩,班师回朝,就是进旁边的安定门。北京历经辽、金、元在此建都,元大都的轮廓和后来的北京内城重合的比较多,徐达攻入北京,将北边的健德门改名为德胜门,不过现在的城门建于明英宗正统二年,历经各代不断加固和改善。到民国时,因为太过残破,城楼、闸楼、瓮城先后被拆除,保留了箭楼,解放后北京修地铁,万幸这里被保留了下来。当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撺掇下出征瓦剌,正是从此出兵,结果遭土木堡之败,后来于谦保卫北京,也是在德胜门外击退瓦剌军。明末,袁崇焕也在这里击败了后金的入侵。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箭楼侧面的四层箭窗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城楼下的广场,很多人在放风筝

北京不是一个建都的好地方,当时主要是为了防止北方入侵,所以城墙建的非常结实。城门包括城楼、瓮城和箭楼,箭楼可以朝城外放箭开炮,瓮城可以让攻入箭楼的敌军再陷入包围,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城墙还修筑了凸出外侧的墩台,可以实现立体的防守。如今保留的箭楼,和下面的城台算在一起,高31.9米,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除了冲城内的方向之外,另外三面一共是四排箭窗,一共82孔。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春风送暖,柳枝吐绿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从这里可以看到箭窗

德胜门外,也就是北侧,如今是公交车停车场,跨过护城河的部分,也建了个小公园,算是喧闹的快速路之间的一小片开阔地,如今春暖花开,有不少人在此放风筝。要想参观,需从南边小门进入,这里属于原先瓮城的范围。门票20元,有点小贵,不过这里的内容,还是足够让人看一个小时以上。门内是个小庙,钟楼鼓楼俱全,这是瓮城内的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这也是取玄武之意。当年北京内城九门,德胜、安定两门内是真武庙,其余是关帝庙。这座庙民国期间被毁了,如今是重建的。几座房间被用于钱币博物馆,展示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还是值得一看的。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参观入口,在箭楼南侧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城楼下的真武庙,原来属于瓮城内部的位置,如今是钱币博物馆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小庙的钟楼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鼓楼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仔细看,石碑上刻了象棋盘,说明以前曾遭破坏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这座建筑是某单位

从一侧的台阶可以登城,如今来看,城门并不算高,所以景致也一般。(补充推荐一下,钟鼓楼上的景色都是极好的)。北京天气虽然不错,可是看远方的建筑物,仍然是灰蒙蒙的。箭楼里面也有展览,一层是“军事城防文化展”,介绍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门、城墙的用途、建筑结构、规制,守城士兵的建制,各种攻城守城武器,还有德胜门本身的历史沿革,包括一些老照片和文物,很值得仔细看看。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登城的入口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层层叠叠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城墙高30米左右,上面还摆放了大炮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向南看德胜门桥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看国贸三期等高大建筑,不太清楚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一层的展览值得一看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箭窗内部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清代考武举用的大刀,这东西有实战通途吗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这个长的是佛朗机炮,是明朝仿造欧洲的火器,在协助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上面是临时展厅,其中三层是老舍纪念展。因为今年是老舍蒙难50周年,而且德胜门距离老舍出生、自尽的地点都不远,又是老北京的代表建筑,所以在这里展览还算合适。内容包括老舍求学、写作、生活、斗争的经历,一部分是按照时间轴为顺序,刚到“拥抱新中国”一节,就突然说到“投湖自尽”,为什么受迫害,受到了什么迫害,是谁在批判他,都避而不谈。我不禁怀疑,这样的尺度,都没有包括老舍完整的人生,怎生纪念。后一部分,则是介绍了北京和老舍一生足迹有关的地点,可以说是阐释了老舍写出这么多京味儿作品的来源。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老舍展厅入口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介绍老舍投湖和追悼会的展板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从窗户缝里看德外大街

每次我开车经过通往京藏高速方向的匝道,都习惯性的多看德胜门几眼,这座城门确实是太有派头了,但如果只是孤零零一座,就丧失了整体感。在车水马龙之中,更显得失落。梁思成曾经提出方案,完整保留北京城墙,成为环城公园,供市民赏景、休闲,如果当年这个建议得以实施,内城不以通车为主,改建道路,保留长安左右门、中华门、双塔寺等古建,将行政中心建在古城外,分古城新城,那北京绝对是超过巴黎、伦敦的历史之都。不过客观的讲,当时很多城楼也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而且民国时就拆了一些,当时的人,思想受到局限,认识不到保护文物的价值,又有利用既有建筑的客观需要,还需要把长安街定位为中国的中心,梁思成的方案有点太过完美,如此永久的遗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们5000年文化传统中很多珍贵的东西都已经断绝,何况区区几个城门呢?所以我们如今只能从仅存和新建的几座城门,去追忆北京当年的风采了。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屋脊上的蹲兽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玉兰花开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内侧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立交桥是二环较早修建的立交桥之一,80年代刚修好的时候,可是很有气势
闹市寻幽(49)--老北京寂寞的隐士--德胜门箭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