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马力诺意大利马尔凯 |
分类: 东游西逛 |
这是圣马力诺市所在的山峰--蒂塔诺山的侧影,这个角度不好,看到正面的时候想拍而未拍,只好在下山之后补一张,有点遗憾。不过还是可以看出,这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体现圣马力诺典型特色的一张照片,又窄又陡的巷子里,还有可爱的小菲亚特穿行
时隔4个月后,我又开始写去年的意大利游记,整个系列才写了一半,实在耽搁不下去了,再不写就忘得差不多了,而且今年十一又要开始新的旅程,所以我要努力写下去。这个标题,我用的是在圣马力诺买的一本中文旅游小册子的题目,这本小册子不知道是谁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简直比英文还难懂,不过这个标题倒是点明了圣马力诺这个小山国的特色。对,这是个国家,尽管他很小,我把他放进意大利游记里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可是到这里不经过意大利也是不行的。要说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太大的特色,更多的是因袖珍而引人好奇,于是我就把圣马力诺放到了此番意大利之行的一站。欧洲的几个袖珍国家,目前只有安道尔还没去过,以后我专门写篇小国的游记。
上篇说过,我到了里米尼只是当个落脚点,从里米尼出发,开车30多公里,眼前出现一座狭长而险峻的山岭,而身边的路标已经换了颜色--这是已经进入圣马力诺的管界。我的目的地就是这座山的山顶,只可惜路上只顾开车,没有拍一下这座山。其实这座蒂塔诺山只有七百多米但因周边地势以丘陵为主而显得格外突兀。沿着盘山道,有几处停车场,我停了车,正好旁边是缆车的入口,花4块5就可以从这里直达“首都”圣马力诺市。
下了索道,就看到这么一座雕像,Bartolomeo Borghesi,还以为是什么大名人,原来是当地著名的历史和钱币学家
从山下乘坐缆车更方便,往下可以看到属于圣马力诺的小镇,以及远处的亚得里亚海
另一侧看到的是丘陵和山峰
圣马力诺的街巷都是这般狭窄,有的也比较幽静
这叫做Santo Pieve教堂,里面供奉着圣马力诺本人的雕像以及他部分遗骨
橱窗里展示着瓷器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当然也是为了纪念圣方济各的),这是圣马力诺比较早期也是比较重要的历史建筑,大约在1400年建成,里面有很多珍贵的绘画等艺术品
别看这国家小,历史确很悠久,号称世界最古老的共和国,而且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公元三世纪,一位名叫马力诺的石匠,为了躲避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对基督徒的迫害,漂洋过海来到蒂塔诺山上,一边采石一边传教,人越来越多,马力诺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创始人,也被封为圣人。1243年,这个国家确立了两个执政官联合执政的制度,形成了如今的格局。1797年,圣马力诺被拿破仑所承认;19世纪,加里波第在搞意大利统一时,曾经到圣马力诺避祸,作为回报,他保证圣马力诺可以始终独立;二战时,圣马力诺被德国侵占,英军对这里进行轰炸,造成了平民伤亡,于是圣马力诺宣布同时对同盟国和轴心国开战。所以这个国家能够生存到今天,还真是经历了不少波折。
下了缆车,是一处观景平台,可以俯瞰山下色彩丰富的丘陵,距离亚得里亚海也只有20多公里。这个首都面积不大,沿着各个城门之内狭窄的街道逛逛,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圣马力诺最知名的特产是邮票,不过现在集邮之风也不像以前那么盛行了。街头也有不少奢侈品、纪念品、工艺品的商店,不过这也都不是我兴趣所在。另外比较多的是一些重口味的博物馆,这个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介绍。看书上介绍,在邮局可以获得一个纪念签证,可惜我来到那里的时候正值午休,显然圣马力诺也承袭了意大利人漫长午休的传统。
要说景点,也就是城墙边上的三座堡垒。这三座堡垒是圣马力诺的象征,可以从该国的国徽上看到,分别名为Guaita,Cesta,Montale,爬上石塔顶端,俯瞰一下城里的景色还不错,但是爬一座也就够了。所以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在这座城市停留的时间不必太长。在这一天,我从里米尼出发,经过圣马力诺、拉文纳,最终抵达博洛尼亚,玩的挺充实,也觉得时间够用。
错落有致的小房子少不了鲜花的点缀
这是三座堡垒中的一座--Guaita,没有准确的修建日期,大约是十世纪吧
城墙下的小花
通过简陋的木梯可以爬到石塔的顶端
这房梁上也写满了到此一游之类的内容
从塔顶可以看另外一座塔Cesta
山下的丘陵与房屋
镜头拉远些
远处是大海吗
要想爬上这座塔其实也不太容易,上来轻松下来难
刚才那些俯视的照片就是在这个塔上拍的
刚才说到圣马力诺有很多重口味的博物馆,这是其中一座,似乎是专门收集稀奇古怪的东西的,门票着实不便宜,就没进去
这是其中一座城门
一间咖啡馆
重口味的橱窗
意大利很多城市都有加里波第的雕像,圣马力诺也有,不过此雕像意义非凡,这是世界上第一尊加里波第雕像,于1882年揭幕。当年加里波第率残军到此避难,圣马力诺予以接纳。
三座石拱门的建筑
这算是圣马力诺的核心建筑了,是政府大楼,于1894年建成,里面仍然是政府各机关所在地,门前的广场也是该国举办重要仪式之地,这座雕像叫做自由雕像
下山时再拍一张
告别小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