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游记罗马戴克里先冰激凌 |
分类: 东游西逛 |
如果不知道去哪儿,就去意大利好了。
此刻我怀着矛盾的心情开始写去年的意大利游记,我非常想成为职业旅行家,但我也知道我的短板,英语不行、身体不佳、游览偏好单一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其实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由于种种原因,我自由出行的机会将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但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去过。意大利之行是我最近一次自助远行,写完这个系列,博客就将面临无内容可写的窘境。
2012年十一前,我去采访巴黎车展,正好连着十一假期,就在欧洲度过了。时间比较仓促,我又想到了意大利。实际上我很多同事也这么想,那几天,在意大利的同事大概得有7、8拨儿,但我和他们的路线不一样。这是我第五次去意大利了,我希望能更深入了解这个文明古国,去更多地方。在不长的六天时间里,主要在翁布里亚、艾米利亚-罗马涅、利古里亚这几个大区活动,去了阿西西、佩鲁贾、乌尔比诺、里米尼、圣马力诺、拉文纳、博洛尼亚、五渔村、韦内雷港这几个国家、城市和村庄。
我从巴黎出发,9月30日一早从奥利机场飞往罗马--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城市,此时应该也有其他同事在这里吧,三年前在罗马玩了四天,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很想故地重游,但因为这次时间比较紧张,只好放弃,把罗马仅仅当做旅途的中转站。
照例是住在火车站附近,图个方便。Termini火车站周边500米范围内,大概有几十上百家小旅馆,从booking的地图上看,密密麻麻一大片,这是因为这些旅馆大部分床位很少,有的就2、3间客房,有的是一栋楼内就有多家旅馆,一层一家。这次住的这家La Girandola旅店挺有意思,我到早了,只有一位女工在打扫房间,跟她说英语也不懂,她连比划带吵吵,翻来覆去就几个词。后来我想出一办法,让她把词输在手机上,我再用翻译软件,才明白她说的是“我不是老板”。只好先去吃饭,等再回来的时候老板已经到了,一个热情的老头,他交代了一番就走人了,连房子也不管,任凭住客自便了。当天我回来晚,第二天特早起床出门,要结账发现老板根本不在,只好给他留言,把信用卡号告诉他,然后就走人了。
当然,在罗马有半天时间,也不能错过。先去了Fassi 1880吃冰激凌,这个地方位于华人区,离Termini火车站不远,走路就能到,2009年的意大利游记已经介绍过了,这次是发现冰棍也很好吃,值得尝试。
先发冰激凌的图片吧,对于这些美食,永远是眼大肚子小
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冰激凌,这些看起来也很好吃
这冰棍味道很不错,值得尝试
怕你认不出来,墙上有各种口味的介绍,虽然不懂意大利文,但勉强也猜个大概
下一个行程是主项--到罗马歌剧院看节目。作为歌剧王国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在歌剧界地位似乎并不那么突出,卡拉斯+塞拉芬的组合已经成为过去,从音乐来看,除了米兰,那不勒斯、威尼斯、博洛尼亚似乎也更好,我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在我的音乐旅程中增加一站。很多歌剧院从外观看并不起眼,罗马歌剧院就如此,里面的布局是欧洲歌剧院的传统样式,但算不得很豪华。剧目是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本院的制作。我到世界各大城市,都会争取去看歌剧或者音乐会,但行程紧凑,节目通常没的选,这次也如此。没有歌剧,芭蕾舞也很好,何况我没在现场看过这个。不过有个小遗憾,网上购票没有选座功能,根据可以接受的价位瞎挑了一个,是非常靠边的包厢座,要想看到整个舞台,必须努力往前探身,还是非常累的。这种所谓包厢,并不一定票价就贵,一个包厢能坐四人,无非是里面摆四把椅子而已,这种比较偏的包厢,谁早到谁就能占据有利地形。
罗马歌剧院大门
歌剧院的内景,欧洲的大歌剧院都有5、6层的包厢,显得很气派
歌剧院离火车站也不远,走10分钟就能到,吃完冰激凌,趁着没开眼,到附近的共和国广场走走。这座广场建于19世纪末,为了纪念意大利独立而建,中央是女神喷泉,圆形广场的一侧是一组半环形的宫殿建筑,底层面向广场一侧有拱廊供行人通行,里面是商场和餐厅,另一侧看似废墟,是建于公元四世纪的戴克里先皇帝浴场。
戴克里先(Diocleziano)皇帝284-305年在位,他是伊特鲁里亚人,出身卑微,靠个人能力当上罗马皇帝,他面对罗马帝国积重难返的问题,对军事体制、经济制度和政治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位20年后又选择了归隐,这是比较少见的。他本人又酷爱奢侈,所以修建了这个罗马帝国最大的,能容纳3000人的公共浴场。这个公共浴场由浴池、图书馆、音乐厅、花园组成,占地13公顷,浴场还包括冷水与温水浴池。看本文的标题,好像去洗了土耳其浴一般,可惜没那么香艳。古罗马人很讲究,喜欢洗澡,1000多年前就盖那么豪华的浴场,可面积都可以想见当年的盛况,如今的洗浴中心,论单一规模,未必就有这里大。罗马还有个著名浴场废墟,就是卡拉卡拉浴场,1990年世界杯时,三大男高音在这里举办音乐会。不要小看这澡堂子,那个时候见如此大规模的浴场,有两大难度,一是给排水系统,罗马人通过渡槽从山中把水引入罗马;另一项则是为了建成容纳众多宾客的大厅,需要高超的拱券技术。到公元6世纪,哥特人入侵,摧毁了输水管道,戴克里先浴场就破落了。到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将浴场的大厅和温水池部分改建成了天使圣玛利亚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ggeli),这使得外表看似残破的教堂,拥有与罗马其他著名教堂一样的华丽装饰和广阔空间。而浴场的另一部分如今成了罗马国家博物馆。
天使圣玛利亚教堂的大门,由浴场的废墟改建
门口的雕塑
这显然也是现代作品
主祭坛
教堂内部空间高大,由此也可以想见当年浴场的规模
精巧的科林斯柱
类似万神殿的穹顶,也是顶部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