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法国游 |
分类: 东游西逛 |
2012年的最后一篇博客,写公墓游记看似不太吉利。实际上我的博客里已有多篇著名墓地的游记,在这里追寻名家先辈,大发思古幽情,还是很有情调的事情。之前写过一篇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的文章,提到过该公墓与维也纳中央公墓、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以悠久历史和名人汇聚,并称欧洲三大公墓。巴黎作为文化艺术之都,有很多缅怀古人的地方,除了我要写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之外,还有蒙巴纳斯公墓,这里安葬了萨特、波伏娃、莫泊桑;蒙马特尔公墓安葬了小仲马、司汤达;拿破仑、福煦葬在荣军院南边的金顶教堂;先贤祠安葬有伏尔泰、卢梭、居里夫妇等,这些人提起来都是大名鼎鼎。相比之下,长眠在拉雪兹神父公墓的艺术界名人更多些,包括众多音乐家、文学家、画家。
拉雪兹神父公墓(Pere Lachais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地铁2、3号线在此交汇,并不是太难找。拉雪兹神父本来是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他的居所就在此地,1805年,拿破仑将这里改建为公墓,但名称就以贝尔·拉雪兹神父为名了,此后,这里陆续迁葬和安葬了很多名人。这个地方,我来了之后又有些后悔,是可惜之前没做好功课,以至于遗漏了很多重要人物。但是,要想一个不漏也不太可能,到这里要有心理准备,公墓面积实在太大了,共分97个区。很多名人墓都不好找,可以说越是名人墓越不显眼,有时还要来回寻找,真要走不少路。我想说,公墓的商业开发做的不够---可是太商业了是不是反而不好?我的意思是。。。等进了大门,想找这些名人墓,实在太难,应该在大门之外找报摊或者纪念品店买张公墓地图,就可按图索骥。但大门之内就没有卖的了,只在门口立了块地图,标注了名人墓的位置,我当时用相机把这图拍下来再寻找,实在太麻烦了。即使是标注了位置,也是模糊的地点,墓区里不再有指示牌,需要仔细寻找,因为这些坟墓排列太紧密,当然有个诀窍就是名人墓前的花比较多。我找第一个目标,离大门较近的罗西尼墓就花了很长时间,“开张”之后才算摸着点门道。
走在墓区中,足以让人产生密集恐惧症,坟墓的密集程度相当高,而且天气也很应景儿的阴了起来,还下点小雨,不过并没有阴森之感。无视这些墓碑,这里就是环境非常优雅的森林公园,绿树丛荫中,石头小径伸向前方,游人不少,但无人高声喧哗,空气也很清新。为数众多的墓碑并不给人单调的感觉,可以说是建筑大观园,每座墓碑都表现了主人的艺术品位和亲人的哀思。最有特色的是墓主的雕像,并非只是头像,有全身半身,或躺或座,很多颇富艺术气息,材质有青铜或石头。有些建成了教堂模样,显得雄伟;有些是圆柱形,相当高耸,不过建的漂亮的未必是名人墓,这里对安葬者是没有身份限制的。墓区里有很多是家族墓,中国人的墓也很多,慕主大多来自江浙一带。在这种地方,一边是寻找名墓走得气喘吁吁,左顾右盼生怕遗漏,一边是凝视着古旧的墓碑,想想这些名人的作品和事迹,又颇有内心宁静的感觉。
我的目标主要是音乐家,找到了几座主要的,但也漏掉不少。最困难的是寻找歌剧女皇玛利亚·卡拉斯的墓,在整个墓区的北部,有一座圆顶建筑,相当于是火葬场。建筑四周是骨灰墙,我按照图上的编号,走了一圈没有找到卡拉斯。只好到办理安葬业务的办公室去问,那边的工作人员脸色不太好(职业习惯?),但还是指了路,最后在地下的骨灰墙里找到了卡拉斯的墓。其实卡拉斯1977年去世时骨灰洒在了大海,这里只是衣冠冢,但如此光彩照人的女性只是栖身于此,让人心中唏嘘,真是“美人皓如玉,转眼归黄土”。
在这个区域里,没有敌友,没有胜负,没有高下。中学历史课本里写到,巴黎公社100多名战士在此牺牲,如今巴黎公社墙就在墓园的角落中。但是,同样出现在课本中的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梯也尔也葬在这里,他的墓在整个公墓中间,可以说是最宏伟的墓。这并不是说拉雪兹神父公墓没有阶级立场,很多名人生前贫病交加,死后照样在此受到后人尊敬。
不要把这里当成俗气的景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里值得静下心来,好好逛半天。
墓园中有很多墓碑的主题是墓主人的雕像
音乐家罗西尼的墓建在坡道上,比较简朴,但是门口插满了鲜花。
罗西尼是意大利人,主要艺术成就体现在歌剧上,他30出头移居巴黎,37岁时写了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就基本停止创作,当了美食家,直到76岁在巴黎辞世。
青铜雕塑
墓主人应该是画家
曾经担任过法国总统的Felix Faure
这种大理石材质的墓碑应该是最普通的样式了
墓前的雕塑是大提琴,但墓主人是画家
这是意大利作曲家凯鲁比尼,他的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
这是波兰“钢琴诗人”肖邦之墓,墓前摆放了很多鲜花。他在巴黎度过了生命的后半程。
很多墓碑上是卧像
这个名字我看着耳熟,应该是卢浮宫首任馆长,所以卢浮宫有一座展馆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德农馆
他的墓碑上刻有火车,他是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的高管,被称为现代巴黎地铁之父
又一位意大利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他和之前介绍的罗西尼、凯鲁比尼一样,同样是生于意大利,卒于巴黎。他的主要作品是歌剧,代表作包括《诺尔玛》、《清教徒》,这些都是卡拉斯的代表作,他们这里相聚了
高大的圆柱
摆放了很多鲜花,但不知墓主人是谁
幽深的小径,风景不错,但走起来很累,不能穿高跟鞋来
一座华裔小朋友的墓
墓主人叫布加迪,我还以为是做汽车的布加迪,其实是雕塑家,他的作品在奥赛美术馆有展出
这墓碑很敦实
像房子的一样的墓也很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