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汽车长镜头
汽车长镜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99
  • 关注人气:317,5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2012-04-29 23:25:39)
标签:

北京车展

车模

模特

李颖芝

汽车

分类: 瞎评胡论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保时捷展台的著名模特张意汶(网名:电兔),一直以迷人笑容和充满魅力的眼神,为展台增加了不少人气,她的气质和保时捷品牌形象非常契合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本已人满为患的北京车展现场更增几分热度,看到微博上的消息说,因为豪车云集的E4馆观众过多,主办方不得不要求各展台不让模特出场,以加速观众的流动。其实这并非新鲜事,以前的上海车展,也是豪车馆,曾经为了控制人流而临时闭馆。不过说起不允许模特出场的事,倒颇能让人引发联想。今天北京各大媒体都刊登了一篇通稿,称首都精神文明办就车展上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提出严肃批评,包括车模衣着过分暴露,还有人在现场以低俗形式进行个人炒作,责令主办方立即整改。此前,微博上的一些著名人士也将车展称为“胸展”、“硅胶展”,一时间,车模意外的成了这次北京车展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被扣上了“低俗”的帽子。

我曾经参观过多个国际大车展,确实车模比中国车展要少得多,而且也引不起那么大的关注。但对中国车展而言,车模一直是特色,也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老国展看北京车展,那时候有车模的展台人气就很旺盛。纵观这将近20年的变化,涌入中国的新品牌、新车型越来越多,展馆面积越来越大,现在车展的规模和含金量,和当年相比不知超出多少倍,而车模同样也在进步,名气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造型也和品牌形象更加搭配。一方面,一些大企业为了彰显档次,邀请顶级模特来车展走秀,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也将模特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这其中不乏成功亮点。例如,莫万丹、刘雯这样的顶级名模曾经为奔驰展台助阵,江淮展台模特的传统文化特色,讴歌展台模特的白领气息,现代展台的韩潮,吉普展台的野性风范,不但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也成为这些企业参展不可缺少的经典元素。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2000年北京车展现场的模特,当时大部分模特造型还比较朴素

 

中国正处在汽车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虽然产销量已是世界第一,但汽车文明的普及,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人对车的理解相对简单。老百姓来看车展,买车的很多,凑热闹的也不在少数,他们也愿意有这么一个机会,去观赏、拍摄这些或仪态万方、或风情万种的佳丽们。由此给展台带来的旺盛人气,企业领导也满意,虽然说这些观众有“看人不看车”之嫌,但对于一些新进入、成长中的品牌来说,以模特来吸引观众,属于可以理解的手段。前几天还有人问我,车展上企业以车模赚眼球,是否是成功的营销方式。我回答说,要看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比如说,宝马展台以前不请模特,只有礼仪,展台照样人满为患,如今只有少量模特,可以说是最不重视模特的企业,但无损于在车展上受关注的程度。但是这次被精神文明办错误点名(其实通稿中指的是AC Schnitzer展台,是一家宝马改装厂),也算颇为冤枉。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2008年北京车展,韩国一家跑车公司的展台上,车模翟凌一举成名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2010年北京车展,北汽展台的模特化妆成阿凡达造型

 

近几年来,由于车企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体现在车展上,模特也成了比拼的对象,各企业竞相邀请大牌模特,或者以独特的造型取胜。再加上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一些有特点的模特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成为热点。2008年北京车展,一家韩国小企业的模特翟凌,以出众的身材,和引人联想的艺名“兽兽”,一举成名。后来因为遭遇录像风波,引发巨大争议,但客观上也造成了身价急剧上涨。2010年北京车展,北汽展台的一位模特化妆成阿凡达造型,全身涂满蓝色油彩,也曾经引发网络上的强烈关注。到了这次车展,AC Schnitzer展台模特李颖芝身穿镶钻的高透长裙,加之身材惹火,一夜爆红,不但占据了各网站重要图片推荐位置,还不断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更有某位一贯言行出位的女子,因为参加一家网站的活动在车展短暂亮相,她穿着夸张暴露的照片也很快流行在网上,从而引发了网络舆论对本次车展模特的巨大争议。

我参加了多次车展的报道,也采访过不少车模,对她们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车展模特和时装模特有不少区别,一方面体现在身高上,很多车模是平面模特出身,身高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体现在气质上,很多小家碧玉或者清新甜美型的模特,可能和某些汽车的气质相符,但不一定符合时装模特的要求。因此,她们把车展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需要通过展示自己的特色来赢得关注,比如说很多展台都有“连拍女王”类型的模特,通过不断变换姿势和表情来引发关注。对于这些模特来说,车展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展示的机会,她们也希望事业发展,希望收入提高,希望提升名气,因此想法设法表现自己,甚至有一些“炒作”的行为,并不为过。比起娱乐圈的手段来,相对简单而单纯。车模这一行业也日渐专业化,各个企业遴选车模,都是由专业的经济公司操办,很早就确定下来,甚至有长期签约,服饰、造型都是根据企业需求事先确定的,不可能自行其是。可以说,每次参加北京、上海这样顶级车展的几百位模特,基本涵盖了车模这一细分行业的佼佼者,因此一些拥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模特出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模特们为了成名,确有整容整形的,这也是她们为事业付出的痛苦和代价,但天生丽质的更不在少数,没必要把她们全部简单的划到人造美女的范围去。

观众在馆内,看见模特们光鲜亮丽、风情万种,殊不知她们在台下的辛苦。由于展馆周边交通不便,她们很早就要出门,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表演期间身穿十几厘米的高跟鞋,忍受灯光的炙烤和闪光灯的照射,长时间化妆对皮肤的损害,还可能面对不怀好意的观众,在后台也往往是空间狭小,空气污浊,一天工作下来,眼睛被晃的干涩,笑到脸部僵硬,皮肤被晒伤,还有室外的模特面对风雨也要表演。一周多的车展结束,都是精疲力竭,或者病痛不断。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通过努力的付出,换来劳动所得,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她们所呈现的,是高雅的气质、美丽的服饰和甜美的笑容,就像时装发布会一样,即便有些造型不能为所有人所接受,但也谈不上低俗。

 

北京车展:杂音干扰不了主流

讴歌展台的模特,一贯高雅端庄,这样的造型,无论如何说不上低俗

 

采访了多年车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对于模特,美丽与高雅是主流,也是中国车市现阶段不可回避的现象,她们本人和参与车展的媒体记者、参展商工作人员一样,都是车展上辛勤工作的一分子。今年车展上大部分模特,无论是穿着还是造型,和以往相比,整体上都没有问题。这次车展上引发争议的个别人,根本不能算作模特,更不能和其他模特的工作划等号。只靠暴露的衣着和出位的言行去博取眼球,是对其她模特付出艰辛的侮辱。其中也有些媒体,或是没有深入调查,或是追求轰动效应,炒作非主流的杂音,并且上纲上线,将车展简单的称为“胸展”,是以偏概全的做法,也是对受众的误导。也不排除有人以阴暗的心态去看待车展。试问,如果因为本次车展的“低俗”,下次车展取消模特,不知媒体和观众会怎么想?是觉得车展回归本源,还是更添遗憾?这样做,就能提高车展质量,提高我国汽车文明的程度吗?

除去模特,本次车展的亮点并不少。全球首发车型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比如说兰博基尼的首款SUV概念车,一直备受关注;丰田、奥迪等企业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新能源或节能车型,展示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路径;长城、比亚迪等自主企业无论在技术还是新车造型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浪汽车内部数据显示,网民对于上海大众新朗逸、北京现代朗动等热点车型的首次亮相,以及新福克斯、奔驰GLK价格的发布,都反响热烈,关注程度高于车模。这些新车新技术体现了车展的价值,也是媒体应该真正认真关注的对象。

和所有媒体一样,新浪汽车为了车展的报道,也进行了长时间的细致准备,不眠不休的加班工作,为的是把车展全面、客观的呈现给网友,使未能亲临现场的网友也能饱眼福。而车展上某些局部的不和谐因素被放大和误读,使舆论关注的焦点发生偏离,令我心中颇为遗憾,因此不吐不快。几十万观众涌入展馆,无论是看车还是看人,无论满意与否,现场和幕后的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努力都值得尊重,贡献不应被抹杀。看车展和报道车展,都要有平常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