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汽车长镜头
汽车长镜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99
  • 关注人气:317,5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2011-08-21 11:22:04)
标签:

丰田佐吉

丰田章一郎

丰田章男

丰田汽车

分类: 东游西逛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丰田家族祖居之地,丰田佐吉以及丰田喜一郎都是在此出生,1990年复建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丰田佐吉(1867-1930)的塑像

 

这次在日本参观了丰田佐吉纪念馆,其实这就是丰田家族恢宏事业的创始人--丰田佐吉的故居。这座位于一座小丘半山腰位置的住宅,在离名古屋不远的爱知县湖西市。这位佐吉先生,开创了丰田家族的事业,他的儿子是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如今的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则是佐吉的重孙。

丰田如今以汽车而家喻户晓,如同标致一样,当年也不是做汽车发家。丰田佐吉先生成为企业家之前,首先是一位发明家,他是以发明纺织机而著称。他的事业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孝顺的美德和开阔的眼界。前者是他创业的动力,后者是家族事业发展的根源。丰田佐吉1867年出生,幼时家境贫穷,因为看母亲织布太辛苦、效率低,从小立志发明自动织机。他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自学成才,1890年发明了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获得了第一个专利。1924年,他研制成功G型自动织机,被称为完美而无可改进的自动织机。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丰田佐吉纪念馆就在乡间,门口就是农田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现在纪念馆面积不小,这是示意图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馆内情况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这是一间仓库,丰田佐吉刚开始研究织机时,就在这里瞒着父亲开展工作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仓库里的刨床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仓库的外景

丰田佐吉事业有成之后,仍不满足于现状。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在父亲的公司工作时,看到汽车对于社会的广阔前景,决定投入汽车产业,这一决定得到了父亲的充分支持。1930年丰田佐吉去世的时候,让喜一郎开展汽车事业,还把自己G型织机的专利卖给英国,用所得一百万日元作为启动汽车研发的资金,终于成就了如今的汽车帝国。“打开窗户吧,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丰田佐吉的名言,既是鞭策着丰田公司,也是发展事业所应有的心态。

这座纪念馆,由分布在山上的几处房间组成,有的是复建,但保留了原貌。最早丰田家很贫穷,丰田佐吉发家之后,又买了了附近的土地和房屋,才有如今的规模。纪念馆虽然不大,但是干净、精致。特别让人惊奇的是,展馆专门准备了中文的说明书,展品也有中文说明,这里每年来参观的中国游客少的恐怕都可以数出来,体现了丰田的细致。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这是丰田佐吉1890年发明的丰田式木制织机,是他获得的第一个专利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这是1896年发明的木铁混制动力织机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这是丰田佐吉发名的完美产品--G型自动织机,是日本产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后来这项专利以一百万日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英国普拉德公司,并将资金运用在汽车的研发之上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丰田佐吉的遗训,左边写的是“百忍千锻”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丰田祖居的室内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后面的雕像展示了丰田佐吉从小看到母亲辛苦织布的场景

如今的馆长,是丰田佐吉之孙,也就是丰田名誉社长丰田章一郎,丰田章男担任副社长。后来丰田章男与我们交流的时候,也专门谈到了对丰田佐吉,对这座纪念馆的感情。他介绍说,自己的父亲--丰田章一郎曾经跟丰田佐吉有五年时间共同生活。但是现在问他,丰田佐吉先生曾经对你讲过什么,他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对于纪念馆,对于传承祖业,丰田章一郎对他说,这里不只是讲他成功史的地方,丰田佐吉进行发明创造的原动力首先就是为了国家,然后是报答和孝顺自己的母亲。这种精神直到丰田喜一郎以至于现在的丰田公司也是一直传承下来。对于那么现在的丰田汽车公司来讲,他的母国,已经不只是日本一个国家了。包括中国在内所有丰田,在全世界丰田所有开展事业的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要表示由衷的感谢。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山路一侧,看到丰田章一郎题写的“创造报恩”
打开窗户吧--探访丰田开基立业之地
现任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和大家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