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来水旅游 |
分类: 东游西逛 |
自来水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来水亭,就凭这亭子,也值得看看
博物馆大门不是很显眼,隐藏在楼群之中
多半年没“闹市寻幽”了,眼见得天气转暖,不由人春心荡漾,也该出来活动活动了。
这次去的地方,真符合“闹市寻幽”之名,二环边上可算闹市了,旁边的房产项目,总得3、4万一平米了,寸土寸金之地,居然有一大块空场,整个地方游人不超过5个,真是落个幽静。
这地方就是自来水博物馆,之所以选址此处,是因为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处理厂坐落于此,里面有几座清末民初的中西合璧建筑,值得一看。
博物馆隐藏在住宅区内,不显山露水,但也不难找,二环外环过东直门桥走辅路,路边会看到有个“清水苑”社区,进入此小区就是。博物馆门口标着门票5元,可能因为实在人少,保安摆摆手让我直接进去了。
进门是一片大草坪,下面是如今仍在使用的涵水井
这块石头是北京自来水百年纪念,文怀沙题的
现在我们用自来水十分方便,可是这水的引源、处理、输送,都是非常复杂的事,其实1908年北京就开始有了自来水,那时候还是光绪年间,到现在也过了100年。北京引入自来水,袁世凯也有很大功劳,虽然现在主流史观还将他看做窃国大盗,但如今北京的很多现代化设施和制度,也都是他力主引进,除了自来水,还有警察制度等等。这座中国首家自来水厂的意义还在于,他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公司之一。
自来水公司的首任负责人是周学熙。他带人勘测,确定自来水水源为孙河附近,如今这里是京顺路著名堵点,但北京老百姓喝的水,最早是从这一带引温榆河水而来,基本沿着如今京顺路的线路,到香河园一带快进城了,就设了自来水厂。最终在1910年3月,水厂才启用,只有大户人家才能自己用,一般是一个地区一个水源,打水有人收费。相比井水,一开始自来水不受信任,后来自来水公司在报上大作广告,才逐渐走入百姓家。
进门是一块大草坪,据说这么大块空地之下,就是如今仍在运行的自来水一厂的涵水井。北侧有几栋建筑。最西边的灰色圆形建筑叫做聚水井,建成于1940年,这是为了提高供水能力,在此挖井取地下水。
正北的圆形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欧式特征,应该算是这座水厂的标志。这是和自来水厂建成同时代的,1908年建成,名为来水亭,从孙河取过来的水在此消毒后进入清水池。
来水亭建于100年前,是一座欧式建筑
一个圆形平台托起二层
门把手是不是当年的?
草坪上还陈列着当年的水泵等设备
东北方的2层小楼是更楼,供看管水厂之人瞭望和休息,原先有两座,现在只存一座。
草坪的南面,才是博物馆的主要建筑,是当年的蒸汽机房,这座建筑显得厚重敦实,特别是从南边的正门看,两个粗大的门柱充满了力量。如今里面是自来水历史陈列,从展厅中得知,原先这里还有一座钢结构的水塔,高达54米,塔身还雕刻有龙型,当年肯定是非常雄伟,不过在大炼钢铁期间被拆掉。展馆了介绍了未来这里的扩建计划,大水塔也在重建之列。不过我认为,这个扩建计划除了显示如今自来水公司有钱有地之外,意义不大。
这个地方专程来一次似乎不值,如果是路过,不妨进来看看。只是要注意,下午4点就关门。
如今自来水厂就在高价的楼群之中
博物馆就在草坪南边
这座烟囱看着土,其实也100年了,1908年就有,是蒸汽锅炉排烟道
这座蒸汽机房正面非常气派,北京很难得有这样的德式建筑
里面是展览
当年自来水公司用过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