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天主教文艺复兴米开朗琪罗旅游 |
分类: 东游西逛 |
教堂以圣彼得为名,他是耶稣的门徒之长圣彼得,彼得的名字就是耶稣所起,含义是“磐石”,意思是他将成为教会的基石。耶稣升天后,彼得以耶稣继承人的身份传道,公元64年,他在罗马被尼禄皇帝杀害。彼得殉教后被后人尊为首任教皇,而之后的天主教皇都作为圣彼得的继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承认了基督教,在彼得的坟墓之上建筑了圣殿,成为了天主教的中心,上千年之后,这座圣殿历经风雨和战火,年久失修。到了十五世纪,当时的教皇尼古拉五世准备重修圣殿,但未及完全展开就已去世,到了儒略二世时,他委任著名建筑师布拉曼特负责规划,1506年新的圣殿奠基,之后的很多年中,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艺术大师先后参与或者负责教堂的建设,直到1626年乌尔班八世担任教皇期间,亲手为新圣殿祝胜,后续的工程以及圣彼得广场的建设则继续进行。所以说圣彼得教堂经历了上百年建设过程,融合了多位大师的心血,每一个细节都有讲究,是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结晶,以及雕刻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主教建筑。
我很荣幸能够用镜头记录这些绝美的建筑和雕塑,希望各位网友也能有身临其境的神圣感觉。
圣彼得教堂每天早上7点就开放,为了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待,我早上8点多就来到这里,果然游人稀少,而且大教堂沐浴在晨曦之中更显神圣。圣彼得广场在教堂东门之外,由贝尔尼尼负责建筑,完成与17世纪中叶,呈巨大的椭圆形,由两侧柱廊环抱,共284跟多立克圆柱和88支方柱。
这座方尖碑来自公元前1935年的埃及,公元37年由罗马卡利戈拉皇帝运到罗马,放置于竞技场,成为圣彼得殉教的见证。1586年教皇西斯图斯五世把方尖碑迁到广场中央。
广场两侧的喷泉象征着基督的永生,一座是贝尔尼尼将马德诺的作品迁移而来,另一座是贝尔尼尼本人所建。
圣彼得广场柱廊顶端圣徒的雕像。
进入圣彼得教堂要注意着装,如果穿着随便,绝对会被请出。
大殿正面高耸的圆柱,正中的阳台,是每次新教皇当选后与信众见面的地方。
大殿前廊的拱顶是由马蒂诺-费拉波斯科所制的石膏图像。
进入教堂的内部,还没有几个游客,里面显得幽深神圣,而且没有游人的喧嚣。
教堂内部一座小礼拜堂的穹顶。
这是利奥十二世教皇纪念碑。
这是庇护十二世教皇纪念碑,他是二战期间在任的教皇,他的手势似乎是在阻止战争。
这是英诺森十二世教皇纪念碑,两边的人像象征爱德与正义。
这是格利高里十六世教皇墓碑,两边人像代表智慧和谨慎。
这叫“救援之母”祭台,由珍贵石料建成,下面是一位圣人的遗体,神学家圣格利高里-纳吉安泽诺。
这是本笃十四世教皇纪念碑,两边雕像象征智慧和大公无私。
(困了,下次继续贴图)
意大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