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与“新媒体”的商业价值比较
(2008-11-30 11:19:40)
标签:
汽车 |
分类: 瞎评胡论 |
一般意义上,媒体指的是播信息的介质,或者说是宣传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包括传统的平面、电波,新兴的网络、手机等。媒体的新旧之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新”,包括时间和理念两个层面。例如网络媒体,究竟可以算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呢?这里面还存在一个稳定性的问题,新媒体或者说是新的媒体形式,他的出现和消亡都是正常的。报纸和电视虽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不断变化,但总体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基本形态和运营思路。对于网络来说,内部也存在新旧之分,对于门户网站,运营和商业模式都比较成熟和可靠,而博客的商业模式就处于摸索之中,搜索引擎的工具价值为受众所承认,但商业价值正在受到质疑。“新”只是时髦,但未必更好。
媒体的商业客户所关注的一个是媒体的价值,一个是媒体传播效果。媒体的价值取决于媒体受众数量、受众的群体价值以及对定位群体的覆盖率或者到达率。由此来看,新浪汽车拥有新浪整体的影响力带来的相对广泛的受众,这里面既包括整体的数量,也包括对汽车用户的覆盖度,同时,他们的需求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从传播效果来说,新浪汽车无疑是权威的内容提供者,他在海量的基础上经过了选择和归纳,同时还有交互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从了解信息到选车以致购车的一条龙服务,由此也带来了对用户更高的影响力和用户本身的信任度。新浪汽车的优势在于受众广泛、行业认同、内容与产品结合,满足汽车用户多方面需求,最终形成整体、全方位的商业价值。
百度虽然拥有数量上更广泛的受众,但他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起工具作用,他是用户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通道。搜索的目的是精准,这个精准匹配的是访问量和影响力构成的综合指标,也就是说,理论上百度越精准,越可能指向新浪汽车。搜索引擎只是一个环节,门户网站才是主要目的地。此外目前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搜索引擎不可能完全精准,他对用户的诉求提供猜测性的结果,还需要用户自身进行分析判断,这个选择的过程,无疑降低了使用效率和商业价值。这种选择的过程,有可能会误导用户进入他本人以及企业都不满意的搜索结果。何况目前百度的竞价排名策略,正是因为偏离了精准的原则,起到了误导的作用,而广受批评。
分众为代表的广告媒体形式,基于对闲置资源的利用,他的优势是对用户进行强制性的单向传播,用户关注度高。缺点是对用户是泛精准,只能针对用户群体类型(比如写字楼、机场、公交车),但不能针对具体需求(例如用户可能会收到汽车、酒店、服装等多方面信息);另一方面,他只是广告载体,而不是新闻媒体,用户这对种纯广告形式信任度不高。而新浪汽车所提供的广告,可以做到和内容结合,和品牌、栏目结合,是软硬宣传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