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汽车长镜头
汽车长镜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13
  • 关注人气:317,5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灵的南梆子--欣赏谭盾的多媒体歌剧《门》

(2008-09-11 00:16:57)
标签:

娱乐

分类: 爱乐笔记

今晚在国家大剧院观赏了谭盾的音乐会。这也是首届奥迪夏季音乐周的开场演出。

说到谭盾的作品,老实说我接触的不多,除去卧虎藏龙这样通俗的作品之外,只听过香港回归时为马友友写的1997交响曲。去年迈腾上市的活动现场,也听过他指挥了一小段自己的作品。其余的印象,只停留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以及作品中各种匪夷所思的声响。

第一首曲目名为《冠军序曲2008》,主旋律即是奥运会时的颁奖音乐。因此令人感动格外的亲切和振奋,曲目篇幅不长,总体来说比较通俗,容易让听众产生共鸣。即使此曲不能和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相比,我想总也可以像《春节序曲》一样成为国内节庆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曲目中,作曲家使用了奥迪的轮圈作为乐器,称为“钢锣”,用以代替编钟一类的打击乐器,声音还不错,但也可称之为噱头。当然,看到奥迪长久以来为古典音乐做出的贡献,以此作为感谢,并不为过。

第二首《马可波罗的神秘之路》是一首四乐章交响曲,来源于谭盾的歌剧《马可-波罗》,八位大提琴演奏者半环绕指挥,坐在舞台的正中,成为乐曲的核心,开头就是以大提琴拉出类似西域弓弦乐器的声音,此后几乎把大提琴的用处发挥到极限,忽而用弓弦敲击琴箱,忽而大力拨弦,还夹杂着演奏者的呼喝,让我担忧这琴能否禁得起如此折腾。还有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声音,用手指磨擦琴弦,用手掌拍击铜管乐的“嘴”,经常让我不知从何处寻找。这也是谭盾音乐的特色。当然,这种乐曲我的接受程度有限。

重头戏在下半场。中间休息长达20分钟,乐手们有充分时间重新装台,乐队的规模明显减小,舞台前流出了空间,奇怪的是很多位置架设了小DV,舞台正中座位前摆了一大盆水,还有一件看不清为何物的“乐器”,角落里还坐了一位老外,他的职责就是操作电脑,很多乐手则站到了观众席的走道中。这就是谭盾的多媒体歌剧《门》。

此剧由指挥谭盾本人出演“门神”,他向来到阴间的虞姬、朱丽叶、小春(日本人)询问为何因爱而死,是否愿意重生再爱一回?剧情与周德东的同名恐怖小说无关,但一样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舞台灯光全关,谭盾从中间飘然而下,以戏剧化的腔调询问三位幽灵。首先上场的是京剧扮相的虞姬,她站在舞台一侧的追光下,面对那小DV,原来这就是多媒体歌剧之妙用,她距离镜头很近,近乎扭曲的形象被投射到舞台上方的幕布上,演员唱起了京剧《霸王别姬》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西皮二六“劝君王饮酒听虞歌”,弦乐伴奏以表现战况危急的声响,夹杂着几声管乐奏出的过门,忽准确、忽怪异,同时舞台响起了“咔嗒”声,这来自中间的乐器--旧式打字机。伴着音调怪异的《夜深沉》,虞姬舞起了宝剑,但最终自刎而亡,舞台重归于寂,敲打打字机的乐手,改在盆中以手掬水,“嘀嗒”之声伴以幕布投射的波纹与水滴。

接着是朱丽叶,一名女高音以英语演唱,她的形象更为恐怖,幕布上显示的是圆睁的双眼与散乱的金发,然而,音乐中仍然能听到京剧南梆子的过门旋律,这可能就是本剧的“爱情主导动机”。第三个故事来自于日本传统木偶剧《心中天网岛》,可以想见,仍然是爱情悲剧,演员手持木偶,采用日文念白的形式,这个木偶脸色惨白,甚至有儿童吓得退场,但凄怆的日语腔调,无疑增加了悲剧气氛,这个木偶在“南无阿弥陀佛”声中倒下。她们的故事,感动了门神,音乐以排山倒海的齐奏,象征着“重生之门”打开,结束于一声清脆的锣响--回归凡间。现场掌声如雷,显然,这样一部现代手法的作品,能够征服观众非常不易。音乐在其中只是一部分,文化传统、强烈压抑的气氛,以及视频剪切、定格、叠加的手法,共同构成了精彩的演出。也不能不提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显然这离不开年轻人对音乐的高度热情。

奥迪的音乐周,以谭盾的音乐为开场可算冒险,这固然考虑到他奥迪品牌大使的身份,但也出于对于他的音乐的信心,显然,作曲家没有令我们失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