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胡同--南锣鼓巷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东游西逛 |
咱们这北京城啊,按《黄河大合唱》的词儿里唱的,是“已经太不成话了”。起先是学苏联,搞方块楼,然后拆城墙,破四旧,接着打文革开始在四合院里是搭乱建,八九十年代,那叫“夺回古都风貌”,盖了些莫名其妙的楼。进入新世纪,传统文化屈从于开发商利益,能拆就拆,老城区由片到点,由点到无;没多少功劳就忙着竖碑,建个什么坛啊,又架了什么钟;如今,借着办奥运的机会,北京又成为前卫设计师的试验场,什么邪性盖什么。为了迎合老外的趣味,搞点假古董,以为这就是中国文化了。现在咱们一说什么人文奥运,还提所谓古都啊、中轴线之类,哪儿有啊,都是残存的局部,一点整体的美感都没有了,这么折腾下去,早晚有一天,故宫也得拆了。
上周末我去南锣鼓巷转了转,听说这地方特有名,见天儿的瞅见小资杂志说那儿好。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挺没意思。回家一查书,敢情南锣鼓巷这一带,了不起就在于周遭的胡同,如果蜈蚣腿一样分布在南锣鼓巷周围,那是古建筑的集中地区,我也号称是老北京,没去过这些地方,实在丢人。那天是太热,没时间多蹓哒,就去了趟帽儿胡同,还赶上了,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条胡同,大宅门不少,分两类,一类仍然破败,犄角旮旯儿的都是破烂,一类是被有钱人包了,整饬一新,不过那老精气神儿也没了。归了包堆,六七十年前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向西方介绍的北京风韵,再也休提!
一只野猫
出租自行车的地方,不过,这个交通状况,骑车也不太安全
人气最旺的就是这个文宇奶酪,老是排队,但是我没觉得好吃
里面挺简陋的
价钱算贵么,难说,看着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但是据说做起来挺搭工夫
这叫双皮奶,我就不喜欢奶制品
这是杏仁豆腐
这什么意思我也不明白,反正是一饭馆
虽然单行,还是堵车,干脆改步行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