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瞎评胡论 |
维也纳美泉宫里的广告,不远处的动物园有熊猫,可见熊猫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超级宠物
前几个月看到《功夫熊猫》预告片的时候就想赶快看到,所以昨天刚从欧洲回来就去了电影院。今天看到京华时报上的影评,以往该报的评论一向苛刻,今天也是一片赞美之声。在欧洲的时候,我看wap有抵制《功夫熊猫》的消息,想看详细内容,手机却没电了,回家上网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估计那个发起人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本来想借着现在的“潮流”炒作一下,维护自己正宗熊猫形象,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成了被批评的对象。
其实我对最近的所流行的抵制就非常反感,什么CNN啦、莎朗斯通啦,纯粹是借机生事,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很多事情都是东西方文化和政治差异造成的,出点摩擦很正常,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被人当枪使。咱们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里,西方人是什么形象,不是愚蠢就是滑稽,这也够西方抵制一阵的吧。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还发过小册子,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举的例子无非是凶杀、吸毒、乞讨、卖淫等等,这不过就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今天我们干的仍旧是类似的傻事。
还是回到电影,为什么大伙儿都挑不出毛病呢?而且明知有人高喊“文化侵略”,媒体仍然号召从业者学习这部电影,实在是人家做得太好,鸡蛋里挑骨头都挑不出来。关键在于,片子是好莱坞的,导演是西方的,但片中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运用的非常合理、自然,不是以往中国题材作品的那种生搬硬套和堆砌,比如像杀死比尔啦,还有刚刚看过的功夫之王,那简直是我看过的最恶心的电影。例子我就不具体举了,总之《功夫熊猫》让你感觉不到那种隔阂,完全就是自己的东西。虽然这个胖熊猫一改懒惰的传统形象,体现出的是美国人那种乐观自信的性格,剧情也很简单,观众仍然非常认可。还是如同上一段的观点,由此及彼,如果我们的导演研究西方文化三十年,能不能理解的这么深入?其实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没理解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