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爱乐笔记 |
终于有机会一睹安妮-索菲-穆特的风采了。
能够在国家大剧院,欣赏到世界级音乐家的表演,在中国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对于现场将近20%的外国观众来说也应该是如此。
年近五旬的穆特,仍然是招聘是的露肩长裙,我相信她开创的这一“传统”一定会伴她终身。作为如今乐坛顶尖的小提琴家,她的形象、亲和力与技艺结合在一起,散发着无穷魅力。
上半场是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2),她演奏的音色比较温暖,速度偏快,在一些细节上有些自由的处理,一气呵成之余,给曲子增添了一些时尚的色彩。
下半场是《四季》,和以往经典录音中规中矩的演奏相比,穆特在节奏的把握上更加大胆,对比非常强烈,富于歌唱性。她成名以来,演奏此曲30年,以如今的乐坛地位,有些独到的发挥乃应有之义。而且在目前的年龄,技术炉火纯青,体力也没有明显衰减,正是黄金时期。从春季开始就偏快,到了夏季的部分弓如龙蛇,真如同急风暴雨。而到了秋季,速度突然变慢,显得典雅庄严。最后一部分冬季,第一乐章狂风暴雪扑面而来,第二乐章如同围炉夜话,是整曲最为温暖亲切的部分。
加演曲目属于乘兴而歌,又拉了一遍夏季的第三乐章。几次谢幕后,在掌声中,穆特变得肃穆起来,讲了几句话,我位置隔的太远听不清,只听见Bach、lost、earthquake等几个词,原来她是把G弦上的咏叹调献给地震遇难者。
遗憾的是,观众比较败兴。我已经至少两年没有遇到观众在乐章中间鼓掌的情形,今天却连续出现,让我每到一曲终了就开始紧张。作为观众,看了这么精彩的表演,应当在演出结束后不停的玩命鼓掌,我就是这么做的,把胳膊摇酸、把手拍疼,可这时那些乐章中间鼓掌的人休息了。在加演G弦上的咏叹调即将结束时,穆特的弓还没有离开弦,一个人已经开始叫好鼓掌了,而这个场面,本应该是大家肃穆几秒,再发出轻柔的掌声,毕竟乐曲带有缅怀的含义,而穆特在演奏完毕也静默了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