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 |
分类: 瞎评胡论 |
身边的人争着要去四川灾区采访,或者作为志愿者,这是一件感人的事情,相信在其他媒体、单位中也同样如此,谁都知道去那里会面对劳累、疾病和危险。情况越来越不妙,灾区面临着疫情和滑坡、决堤的风险,新京报报道称,北川已经封城;听别的媒体说,很多记者都被劝返;政府也号召志愿者不要前往。但韩寒的博客中说,成都到映秀以南的道路通畅;前方的朋友告诉我,救援物资仍然紧缺,但能否运到灾区里是最大的问题。由此不难推断出,灾区还需要更多人,关键就是去了干什么。
前方的车友说,灾区急需有救助经验的人、医生、越野车司机,对于这样的人,不要怕管不过来或者泄漏消息,阻挠他们的热情;也不能仅仅让他们怀着满腔热情盲目前往,各地都应有统一的部门,与前方进行有效的沟通,组织志愿者有序的前往。
采访报道,当然也是必需,无论传递出的是悲情,坚强还是乐观,目的都是为了团结,为了凝聚。有个同事说他直接向老板写信要求上前线,都没有被批准,我说留在这里你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确如此,作为一家大媒体,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人,没有自己的声音,但应该考虑的是,到前方需要发挥多少作用,能发挥多少作用?像某网站那样派了40多人,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有作秀的成分。最近也听到不少关于记者的负面消息,像央视临战脱逃的记者徐娜,还有一位副局长为了救记者被直升机叶片打中牺牲的消息。我在一篇博客上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回到璇口登船点,我们随灾民排着长队准备登船,一些不自觉地记者不顾灾民的眼光抢着登上快艇,拿着相机不管不顾的拍摄莫名其妙的画面,一个男孩在妈妈身边强忍着抽泣,最后还是放声大哭,一个女记者拿出便携相机在孩子面前按下了闪光灯快门,真他妈想抽丫的!几十艘快艇就这样运走了身上干干净净的“观光者”和所谓的记者,他们炫耀着今天拍了多少精彩的画面,乘风而去.....”他说的可能有点极端,但我还是想劝告一声,去灾区要帮忙,不要添乱!
去灾区,不需要我们去刨乱石碎瓦,不需要我们哭天抹泪,需要实际的技能,需要坚强的心理。如果把去灾区采访、当志愿者,仅仅看成是完成一种人生的体验,满足经历的渴求,那就大错特错了,灾区是战场,不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