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分类: 东游西逛 |
“著名”的bangla stadium
来到芭东的第一天晚上,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就听见远远的有大喇叭声音传来浑厚的、不太标准的英语男声:“Tonight!tonight!tonight!tonight!bangla stadium,bangla stadium,9pm,Thai boxing real fight,see the champ of the champ,see the best of the best.....”,还伴有民族音乐,接着就是一辆带棚的皮卡开过来,上面摆了个拳击台,几个拳手双拳互击,发出砰砰声。他们几乎无处不在,这个广告词我至少听了上百遍,所以能背下来。我从不爱看拳击,对泰拳也只是知道能用腿,仅此而已,不过成天看这个活广告,也由此产生了兴趣,打算去看看,比赛场地bangla stadium就在家乐福对面,每天都要经过,一直没有时间,1100B的门票也不便宜。后来有一天晚上实在没事干了,还是买了票。
场内
小孩,拍虚了
比赛9点开始,怕不对号入座,我还提前20分钟进场,检票员在我胳膊上盖了个戳儿,领我上楼,在拳击台旁边一把普通椅子上坐定。我向四周一看,只有我右手边是靠墙的阶梯式看台,另两个方向摆了几排沙发,上面还有一层,半悬空状态围绕着拳击台,整个赛场也就几十名观众,向我这样的“老外”,少之又少。人少的原因是大家都比较懂行--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一场比赛的选手居然是小孩,也就5、6岁的样子,他们头戴类似网球拍形状的箍,开始在台上活动,趴在四角的立柱上祈祷,在台中央或跪或走,伸伸胳膊摆摆腿,节奏悠然,有点翩翩起舞的意思,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拜师舞,是赛前的一种仪式。相比之下后来的成年选手做这些动作更松弛一些。
这就是拜师舞
祈祷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场内随机想起了呜哩哇啦的乐声,循声而望,旁边还有个三人小乐队,拿着唢呐和鼓一类的乐器,现场吹奏。两个小孩也不急着进攻,右脚伸向前方,一下一下踮着,在寻找对方的破绽,忽然一个孩子飞起一脚,另一孩子闪开后挥拳还击,就这么打起来了,中间的裁判气定神闲的走来走去,时不时单掌往下挥一下,不知代表了什么。小孩打的毕竟没有什么章法,有时挤在一团了,裁判像拎小鸡似的把他们拽开。3分钟又是一声锣响,拳击台一角早爬上几个大汉,在立柱下面放了个大金属盘子,把小选手抱过来坐下,拿出一桶冰块,又按摩又冰镇的,好一通忙活,教练在旁边指点机宜,虽然都是小孩,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一分钟后锣声又响,教练捧着选手的脑袋说了句什么,比赛继续开始。如此往复3回合,比赛结束,裁判把获胜小孩的胳膊一举了事,那孩子也没见得多高兴,输了的则是家长给抱出去的。过了几场,我在观众席中看见了输的这个孩子,穿个拖鞋,嘬着棒棒糖,在场内跑来跑去。
老师的指导
中场休息
第二场的选手年龄大了点,得有12、3岁,其中一个面相就凶恶,耷拉着眼睛毫无表情的,果然也轻松取胜,场内稍微热闹了些,都是家长助威。都22点多了,成年选手才出场,比赛确实精彩了些,一脚踢中目标,只听砰的一声,真是结结实实的一下子,有的时候选手会被对手一个扫堂腿踢倒。裁判也换了个凶相的,很来劲,一声断喝分开缠斗的选手。不经意间,我发现场内观众多了起来,几乎坐满了,尤其是我右边那一看台,观众热情极高,没有坐着的,每当拳手击中对方,就大声喝彩,他们都是当地居民,穿着土气,长相奇形怪状,手里都拿个单子,一看就是挂了赌了。中间休息的时候,选手都像瘫软了一样,张嘴把带血的牙套吐在盘子上,忙着按摩的人里有的就是刚才的小选手,而观众则大声评价着战况,有的人则冲到拳台边冲着选手大叫,不知道是支招、鼓励还是责骂。到11点,看了六场了,还没完,场内观众也热情饱满,可我是困了,就走出赛场,检票员追着我问感觉怎么样,我说“real
fight”,他高兴的说“yes,yes!”第二天上街,依旧是Tonight,tonight...,我感觉他们每天在街头来回揽客,比晚上打拳都要累。
投入的观众
击倒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