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童之殇

(2006-12-27 18:48:22)
分类: 氍毹梦萦
快到年底了,汽车厂商们该歇的歇,没新车就没话题,搞得我博客都荒芜了几天。

今年的年底居然是个告别的季节,马季就不用说了,还有海军司令张定发,据说也是个正直的将领,虽然不能说是英年早逝,毕竟不是长寿。

还有一位,可能知道的人比较少,那就是曾经的京剧希望之星陆地园,年仅18岁,因白血病,于昨天凌晨辞世。

如果不是病,陆地园其实早已经淡出戏迷的视野。当年是北京戏校培养出的四小须生之首。大概是4、5年前,我曾经到北京戏校排演场去看戏,当时对穆宇印象比较深,看过现场演出,陆地园的戏好像看过,是《白虎节堂》一折,不过电视里也看过多次,10岁出头就唱全本《野猪林》,还有《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唱做俱佳,真是了不起。孙毓敏校长当时的成就简直可以称为一个文化现象,对于京剧的复兴,既有这一批童星,又有大量的大学生戏迷,似乎可期了。

不过后来陆地园就回到了云南,具体什么原因我忘记了,好像是倒仓。两年前,他被查出白血病,京剧界为他举行了多次义演,似乎病情曾有转机,但终究没有挽回他的生命,前几天我从一篇博客上得知陆地园已经弥留,心中一沉,很为即将失去一位天才少年而遗憾。如今,陆地园的离去,对饱经折磨的他是一种解脱,但对于京剧界,却应有所思考。

绝症属于偶然事件,而必然的是京剧人才如何培养。曾经的一批童星中,穆宇也没有了昔日的光辉,郭伟也正同癌症做斗争,状况如何不得而知,当然也有几人,如常秋月、张淑景都成为舞台的中坚力量。我是圈外人,如今的培养模式的得失,我无从置喙,不过孩子们从小学戏都不容易,不知要吃多少苦,到最后能否在盛年为京剧多做贡献,成材率多少,在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伤仲永”的例子,很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去总结,毕竟莫扎特只有一个,希望陆地园这样流星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陆地园,在天堂里好好唱几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拍机发挥不佳
后一篇:老婆的礼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