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2006-06-18 22:02:01)
分类: 车轮滚滚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教练的疯狂表演

奥迪的驾控之旅进入中国不到3年,已经有将近2000人参加了培训。今天我也有幸来到京港赛车场感受这种难得的驾驶乐趣。

进赛道的话,一定要经过相关的培训,驾控之旅这种初级的练习,就在赛道后面的一大片空场进行,场地上摆了大量的雪糕筒,一共4辆A4,2辆A6,都是3.0quattro。

一共有两名教练指导包括我在内的10名学员,教练员可不简单,全国才4名,都是知名车手,有的还有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经历。首先是理论讲解,除了正确的坐姿等基础知识之外,主要阐述了一种Kamm圈理论,是以物理过程解析驾驶过程,大体上说就是轮胎向前的驱动力和打轮的纵向力要保持平衡,如果超出附着范围,就意味着汽车失控,由此可以解释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原因。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教练讲解

闲话少说,终于开始实际操作。大家分为两组,分别完成上午的两个科目。其实今天所有的训练都是在体会汽车出现极限的情况,如何处理,实际点就是怎么把即将掉下悬崖或者即将撞人的车救回来,体验的前提是关掉ESP(电子稳定程序),奥迪引以为傲的特性就包括保证主动安全的一系列电子系统,能够是汽车在失控状态时恢复稳定,如果不关,就无法体验这种状态。

首先是体会转向不足,大约50米的距离内速度达到50左右,收油进入左弯,不许踩油门,这时往左猛打车头就会出现转向不足,从而往右偏,应当适当回轮,车才会恢复正常。猛踩油门到底,车直冲了出去,我也有机会像赛车手一样让轮胎发出刺耳的啸叫声,第一次打轮早了,第二次回轮又提前了,多练几次才逐渐找到感觉,庞大沉重的车身失去控制向一方侧滑,巨大的离心力带动身体,自己则克服踩刹车的习惯,用力飞速扳动方向盘,这感觉真的很刺激。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快速过弯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没有ABS车轮就抱死

第二个项目是紧急刹车并体会ABS的作用。这次助跑的距离比较长,时速超过80公里之后猛踩刹车到底,车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躲避障碍紧急变线然后停住。ABS的作用就在于防止车轮抱死而导致的失控,因此在ABS的作用下,紧急刹车之后汽车仍然能够在控制范围内改变方向,但如果没有ESP的作用,打轮过猛还是可能造成甩尾。实际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紧急刹车的情况,但是在这里的演示,心情比较放松,可以充分体会刹车作用下巨大的惯性带动身体前倾的感觉。要点是踩刹车后打轮时间点的选择,过早或过晚都会撞倒两侧的雪糕筒,幸好这个雪糕筒的材质很软,多次碾压也不会损坏。这使我想起当年在驾校学车的时候,师傅规定练杆的时候如果撞倒竹竿要罚跟车跑。这个项目我比较有感觉,有一次完美的表演,教练向我伸出大拇指。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成功的变线

午餐之后继续进行,下午的项目是高速紧急变线,与上午的区别是不踩刹车,只收油,这样打轮的时机更难掌握,对这个项目,我更是比较早的找到感觉,连续三次完全成功,车头斜刺冲出之后再用力回正,保持车头的准确方向,雪糕筒一个也没有倒。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穿越积水路面

两组轮换后是体验转向过度,为了模拟后轮抓地力不足的情况,车要通过一段有水的铁板。这次是在运动模式下一档踩到底,进入积水区后收油,然后打轮过左弯,刚刚有转向过度的情况赶紧把轮回正,避免车尾甩过来偏离正确方向,这个过程就是漂移了,当然与藤原那种快速过弯的漂移还有不少差距。如果感觉车尾甩起来再回轮,就已经晚了,车正不过来;如果打轮太早,就体现不出转向过度的情况。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训练之后的轮胎

最后一个环节是场计时赛,绕场一周,经过绕桩、左弯、蛇形门和紧急变线几个环节。只是大家除了热身圈之外,只有一次机会。大家都摩拳擦掌,这个比赛是启动ESP系统的,所以当快速打轮的时候,车相对稳定的找回前进的方向,不会失控,令人安全感大增,这与之前练习几个科目时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以我觉得驾控之旅的根本目的在于告诉大家--车没有ESP是不行的!与其说是介绍面对危险的应对,不如说是体验有无ESP的区别,毕竟,仅仅经过这样的短时间训练,当实际驾驶面对紧急情况,恐怕还是之前的习惯会发生作用。我照自己正常的感觉开,可能是我心态好,把这一圈当成一种享受,没有多少杂念,只是认真体验飞车的感觉,所以居然得了第三,快的人不是没有,多少为了面子比较紧张,就难免出点小失误。
奥迪驾控之旅--体验轮胎尖叫、汽车失控的快感

训练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

头顶烈日一天训练下来,干渴疲劳并存,但大家反而嫌练的不够。毕竟,在平时哪儿有机会接触这种情况,即便有好的场地,谁舍得毁自己车呢,单次训练的费用是2000元,不少人觉得太贵,但奥迪反而叫屈,说自己是赔本赚吆喝。确实,两对米其林轮胎,一天训练下来,基本就要更换,加上场地、教练、饮食,估计不止2000,所以,如果真的热爱驾驶,想体验极限的感觉,不妨出点血吧。就像有人说的,我被奥迪公关了,我想奥迪此举,就算是赔本赚吆喝,也是为了让用户理解他们的造车理念,这辆数十万的车,钱都花在何处,也许不少钱都用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记不清名字的电子系统,都是为了应付概率极低的危险情况,如此高的安全成本,作为用户,你是否能认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