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车轮滚滚 |
我对车的了解连“一知半解”可能都算不上,所以我写试车报告实在是对不起“试驾”二字,一言以蔽之:关系稿。
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车中,骏捷是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在我试驾这款1.8豪华型骏捷的过程中,多次遇到路人询问开这车到底感觉如何,可见其早已名声在外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关注骏捷的主要原因还是他震撼性的价格,令其他号称“树立价格新标杆”的车型颜面无光。然而除了这个优势之外,骏捷是否值得消费者排队订车呢?通过一周的试驾,我已经逐渐领略到他的妙处,有待于和网友分享。
按华晨副总赵福全的话说,中华品牌旗下有三个子品牌:中华、尊驰和骏捷。其实骏捷是中华车型的第三代产品,从“骏捷”这个名字来说,“骏”是外观,“捷”是动力,再以其谐音“俊杰”,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所谓如今的车市,“时务”当然是消费者买得起,开得好的车型。可见华晨对这款车真是煞费苦心。第一代的中华车,开品牌之先河,曾经在车市上掀起波澜,但这款车过于注重“中华”的概念,过于修长的车身有些华而不实,屡次发生的小毛病让客户逐渐失去信心。经过华晨卧薪尝胆的努力,骏捷亮相于去岁上海车展,今年3月正式上市,虽然脱胎于老款中华,但已有“换骨”的奇效。与前辈相比,骏捷身量缩小、排量减小,但优点反而更加鲜明。
先从外观来说,骏捷的一个卖点就是“与宝马共线生产”,带着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仔细观看骏捷的前脸,“类双肾”进气格栅,从保险杠延伸到发动机舱盖上的两道棱线,鹰眼大灯,还有那一道“剑眉”,可以用一个德国杂志的评语来形容:向宝马致敬!当然,这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抄袭,而可以称之为神似,整体来看,骏捷的外观与中华一脉相承,但在宾尼法瑞纳的高超设计之下,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简洁的线条和短促的尾部更富欧洲运动型轿车的风范,后视镜上镶嵌的转向灯增添了华贵的气息,尾灯的位置也十分新颖。可以说给人的第一印象足以惊艳。略为美中不足的是,车门把手是手抠式的,拉开状态下几乎和车门垂直,拉动厚重的车门容易脱手,握住拉开式的把手可能更为方便。
再看骏捷的第二优势,就是宽敞的空间,骏捷的轴距达到惊人的2790mm,超过雅阁、君威、东方之子等车型,只比帕萨特略小,把前座放到最后,正常身高的人坐在后排也不会顶膝盖,同时前排两人也可以保持充分的横向空间。骏捷整体内饰为浅色,驾驶舱设计可称大气,仪表台为弓形大曲面,上深下浅中间镶嵌仿桃木,空调和排挡杆四周为银灰色金属镶边,至少一眼看去有豪华车的感觉。四幅方向盘手感尚可,只是方向盘中下部两侧预留了操控按钮位置,似乎有点别扭,不如去掉。转向灯杆的位置和方向盘距离稍远,用指尖才将将够到,稍有些不便。白色的仪表盘下方的留出了“笑脸形”的位置,用于显示各个指示灯,夜间则散发橙色的灯光。中控台的设计上,最有特点的是CD机和空调之间的7个按钮,除中间的三角形示宽灯按钮之外,剩下六个圆形银色镶边按钮分至左右,清晰简洁别具一格,左边是前后雾灯(有一个没用),右边是中控锁、油箱门、后备箱盖,不过初次尝试可要小心,不要按错。音响也有个特色装置,每次打开时音量都比较小,CD机播放新一首曲目时音量也是渐大,避免惊吓乘客。空调在中控台靠下位置,各个功能按钮组合成圆形,但中间的液晶屏几乎是垂直放置,驾驶员看起来角度不好,看不太清楚。再下面的部分,按一下之后滑出烟灰缸和点烟器,阻尼手感不错。车内观看时间略有些不便,共有两个显示时间的地方,一个是仪表盘上,要交替调节选择里程或时间,另一个是在音响的液晶屏上,关闭音响就无法看到,而且显示数字偏小。
车内大灯和阅读灯、天窗的开关集成在顶部正中,同样是圆形银边按钮,有趣的是两个安全带警示灯分布在他们两边。调整后视镜的按钮在排挡杆基座的右下角,这个设计为驾驶员带来了很大方便。另外还有一个贴心的设计,当乘客灭火之后,车内并不是亮大灯,而是前排脚下的灯点亮,既保证了足够的亮度,也加强了安全性。比如有的豪华车一灭火,车内马上亮如白昼,倒让我心里不踏实。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很丰富,排挡杆后面有两个杯架和一个储物盒,后座的中间扶手也有杯架,但车门一侧的储物盒进入角度较小,放CD都有些费劲。前排的座椅为手动调节,略有些低,而且腰部支撑也一般,开时间长可能会觉得有点疲惫。内饰的整体材质上,基本符合价位所处的档次。豪华型还配置了天窗、MP3、自动空调、真皮椅等设施。
点火发动之后,感觉离合行程比较短,而且比较沉,初次驾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方向盘也略沉,转弯之后需要稍微用力将其回正,所以女士开这车可能费些力气。我试驾的1.8升骏捷采用国产三菱4G93发动机,标定最大功率100/6500(kw/rpm),最大扭矩165/5000(Nm/rpm)。说实在的,动力不是骏捷的优势所在,急加速时反应不明显,正常加速也偏于稳重,发动机在高转速的条件下才有比较好的发挥,当转速达到3000转时,发动机发出较大的轰鸣,车身稍微振动一下,才迸发出迅猛的力量。在驾驶过程中,噪声不大,换档时手感不错,档位也很清晰。转速较高时换档更能发挥车的性能,在一般城市道路上是不需加到五档的。不过发现一点问题就是天窗全开而车窗紧闭的状态下,时速在60-80的区间之中,车厢内会发出幅度比较大的共振。相比之下,骏捷的操控性非常令人称道,华晨称,“底盘由保时捷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了多款豪华越野车犹为青睐的前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的确,出色的底盘保证了驾驶的乐趣,在过弯和高速行驶中,均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稳定性,避震调校也软硬适中。有如此优秀的操控相配,希望在骏捷安装华晨自己研发的1.8T发动机之后,在动力方面能有所进步。
安全性方面当然无法完全测试,从厂方的介绍上来看还是令人放心,制动方面采用了前后盘式制动,踩刹车踏板时,前半程只是对车速起到略微减弱的作用,后半程全车制动力猛增,刹车同样稳定而脚感良好。骏捷还配备“ABS+EBD+EDS”全方位制动系统,以及四气囊,车身采用了进口的双面镀锌钢板,并且增加了发动机V形梁和侧门防撞钢梁。豪华版还配有倒车雷达,可能是过于强调安全感,离障碍物距离还比较远时,雷达就已“嘀嘀嘀嘀”连声报警,同样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另外有一点令我非常惊异,骏捷的油箱容积居然达到了74升,远胜同侪,一次加满油跑800公里没问题,非常便于长途行驶。油耗方面,正常城市行驶,基本控制在百公里8-8.5个左右。
我试驾的这辆车生产于正式上市之前,仔细看去,做工上的一些细节还不是令人完全满意,比如发动机舱盖的接缝,内饰部分中控台和车门的接缝,缝隙都稍大,车后门有时关不严,虽是自主品牌的通病,还是希望在量产的车型中尽量解决。很多网友看到实车之后,都把骏捷简单的评价为“大车+低价”,其实不然,当我逐渐适应骏捷的特点之后,越来越觉得这款车会给消费者带来惊喜。虽然有一些瑕疵,但大部分是使用习惯上的小问题,难掩更多优点。总的来看,骏捷可以定义为一款侧重家庭,乘客较多,兼顾公务商用,适于传统、稳重,偏重外观和空间的的男士驾驶,富于驾乘乐趣,同时具备出色性价比的好车。当然试车的时间有限,不能让他经受耐久的考验。如果骏捷的长期质量能够得到保证,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近年来自主品牌中最具竞争力的车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