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未 来
(2009-11-20 11:31:45)
标签:
励志近忧远虑两种梦想杂谈 |
分类: 原创 |
关 于 未 来
一
关于未来,在20岁之前,几乎充斥于我的整个大脑——每一天都在思考着。
这种对未来思考近乎于魔幻的状态,一直延续到35岁左右。之后,关于未来,头脑里的思考愈来愈少,最后发展到拒绝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未来,所指的不是社会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人类的未来,而只是个体,即自我的未来。
二
不再思考未来,不是对未来的恐慌、绝望,而是意识到,未来离自己已愈来愈近,甚至于触手可得。——所谓的愈来愈近,当指:生命给予我们的时间,已经不是一大把,而是屈指可数,指日可待了。这种体验,七八十岁的老人,兴许会比我们有更为切深的感受。
三
在汶川地震中悲惨死去的人们,有许多人如果活着,一定会有很美好的未来。还有正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里、心灵中关于未来的憧憬,一定五彩缤纷、光彩照人!但是,他们却死了,死在一场谁也意想不到的天灾里。时至今日,我还在为那些再也没能从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们,深感哀痛和难过!
这就让我想到,生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生命都没了,还有什么未来呢?
四
活好今天,珍惜今天,远比成日幻想未来,要有意义的多!
五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了,说,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话也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人有了远虑,也未必就没有了近忧。我看,人有无远虑,都一样会有近忧!甚至,有了远虑之后,近忧可能更多,也未可知。实际上,即使是世界上那些堪称伟大的人物们,也未必能够做到对未来有惊人的预言,更何况我们这些区区小人物们。
对未来有这样的思想,朋友们一定会从心底里认定:阿容这个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或者,他们认为,阿容现在绝望了。“怎么就绝望了呢?”有人兴许会问。他们说,他对未来都不去想了,能不绝望么?而人之所以活着,不就是因为有希望吗?……
他们的认定自有他们的道理。我现在有许多想法,自己也觉得莫名,甚至想,自己是不是太“消沉”了?当然,我也可以夸自己不是“消沉”,而是看透。有许多的东西,一旦看通透了,的确就会有世人所谓的“消沉”的感觉。如果真是这样,“消沉”一些,也未必不好。要知道,有许多的人,他们的“积极向上”,实为庄严生命里头的悲哀!只是他们意识不到罢了!
六
实际上,人类的未来也好,个人的未来也罢,都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很美好;另一种则是出乎我们的想象,很糟糕,很不幸!
既然有两种可能性,我们本应有两手的准备。但事实上,我们中许多的人,对于他们的未来,只有一种准备,即迎接美好、辉煌时刻的到来!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的存在。
其结果是:许多人在失望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其中也不乏无法面对现实而了结自己生命的人。
所以,关于未来,我们需要慎重。
七
未来不尽是梦想,但未来存在梦想的成分。有人视未来为梦想,有人把梦想当作未来。有人说,太成熟的人没有梦想。可不可以说,太成熟的人也没有未来呢?
太成熟的人,之所以没有梦想,是因为他终于理解,有许多梦想,原来却是幼稚可笑的东西。同样,一个成熟的人,之所以不再迷信未来、幻想未来,亦在于他也明了:与其梦想未来,不如立足当下,活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