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2011-05-04 00:55:57)
标签:

英国

旅游

剑桥大学

徐志摩

朱晓红

分类: 路上风景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作者:朱晓红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到达英国的第一天,就去了剑桥Cambridge,那天学校正巧放复活节假,所以剑桥里的很多学院都安安静静的像个闺阁淑女,走在其中的人,心自然也就跟着平静宁和起来,当然羡慕和喜欢的成分是少不了的。剑桥上的大学生船夫和我说,今天,以康河的游人和船只来看,是属于热闹的一天。原来,还是我们这些游客打扰了剑桥的宁静。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照片:我在桥的这一边拍桥的那一边,剑桥的游客不仅仅是我们,还有许多欧洲人,或许他们就是英国人也不一定。

 

这是一个有着传说的木桥,剑桥河上最著名的数学桥。传说该桥由牛顿所建,整座桥原本没有使用一个螺丝,但后来一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掉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重造了这座桥。但这个传说故事是假的,因为数学桥是在牛顿死后许多年才建起来的。不过这座桥似乎确实是被一名好奇的学生拆开来,然后再重新装回去的。所以,传说毕竟是传说,而传说中总少不了个耳熟能详的名人。不过,单看这座木桥,确是有着简约而朴素的美。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一路走着,不时会看见三三两两的剑桥学子,他们拿着类似广告牌的纸张或图片,询问过路的游人,是否需要导游。但貌似看到的都是男生,剑桥的女生们都去哪了?去约会或逛街了吗?哈。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剑桥与牛津,都是世界著名学府。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整个剑桥的外观却仍是明快的。街边的小店和闲适的人们,让这座拥有无数著名学院的大学城,神圣高雅但又不失亲善可人。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照片:此次英伦之行到处可见BBC采访车,剑桥看见,伦敦更是看见无数次。

 

在剑桥,随处可见这种绑在街边栅栏上的五花八门的招贴,这其实是剑桥学子自己制作的各种社团、活动、演出的广告。一张连着一张,不经意间,倒变成了剑桥街景的一道特色,让我这个过客忍不住按了好几个快门。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这是一棵和传说有关的树,传说,就是这棵树上的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从而启发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传说的另一种版本是,这棵苹果树是当年落到牛顿头上那个苹果的树的同一个果园的。我觉得,管它是那个和牛顿有关的古老苹果树的本尊还是本尊的远亲或本尊的邻居,何必纠结于传说的真实与否呢,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传说不谓真假。所以,我,这个大俗人,当时好奇加三八的拍了它几张照片,正面、侧面、以及我和它的合影:-)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这是一条悠长而安静的小巷,导游说,在这里,或许不经意间迎面走来个穿着随意手上拿着书本的其貌不扬的老头,而这个人很有可能正是某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它是几个著名学院往外走的必经之路。所以,徐志摩、拜伦、牛顿、华兹华斯等都肯定从这条小巷走过无数次。听到这儿,我赶紧抬手轻轻地虔诚地摸了摸小巷墙壁的石头,有膜拜的心态,虽然狗血但也确实是谦卑而恭敬的。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经过卡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的边门时,注意到这是为数不多的允许游客进入游览的学院,从边门望进去,路两旁的花开得郁郁葱葱。在卡莱尔学院的门牌下方标有一排字,仔细看来是禁止入内的字样:No cycles, dogs, radios or picnics.  这其实让我想起N多年前那句让国人深感侮辱和痛恨的文字:**与狗不得入内。好在,历史的这一页早已翻过去了。现在的英国人,对中国人是很友善的,至少,我这次是深刻感受到了。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国王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我们去的日子,剑桥这座著名的学院是不允许入内参观的,所以,我只能从岸上或康河上各种角度把它拍进照相机留下来,我挺喜欢这张的——距离产生美。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坐在康河的小船中,放眼两岸建筑与美景的同时,经常会看到坐在岸上草地上的人们,或独自静静地看书,或三五成群野餐,更有随性人士脱了上衣躺着享受日光浴。这个美女,被我拍了两次,一次是去程一次是返程,第二次大概她注意到了我的相机,抬头看了我,真是sorry啊sorry,其实我无意打扰你,但实在是景美人也美,你就委屈从了我,让我拍下这一瞬吧。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我去过意大利的威尼斯,看到著名叹息桥被广告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见不到本尊真颜,当时真正是对着意大利的叹息桥叹息啊。剑桥也有座叹息桥,位于圣约翰学院内,建于1831年,是仿照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而建的。据说从前每逢有学院里的学生经过这桥时,便即代表开始考试的季节,学生们因担心考试的成绩而发出感叹之声,该桥因此得名,此处也是剑河漂流的必经之地。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剑桥的康河上撑船的一部分是各个学院的学生,也有少部分是当地的居民,有男有女,而船上的游客白皮肤黄皮肤都有。给我们撑船的是个不会说中文的皮肤晒得黑黑的英籍华人小伙,父母是华人,他出生在英国,目前在剑桥读书。他说,若生意好的时候大概每天要划7个来回,若游客少则两三个来回,而他每周也就做个2-3天,其余时间要学习。和他断断续续聊了很多,他还殷勤地指给我看英国著名诗人(被称为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和徐志摩曾就读的学院。只可惜因为背光,小伙子的照片拍出来黑咕隆咚的,一点也看不真切,被我删了:-(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还好我知道William Wordsworth,还好之前曾看过他的诗,不然真正是鸡同鸭讲。回国后,我又找出了他的代表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读了一遍,在诗里,他把自己比作一朵云,随意飘荡,或许他有一种排遣孤独、向往自由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在剑桥的康河中或剑桥的小巷中,是多少可以感同身受的。虽然这首诗并不是他在剑桥念书期间创作的。

至于徐志摩和他的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我会在另一篇博客中再提到,这边先暂且不提。

 

英伦,边走边看——初见康桥
很喜欢在剑桥拍摄的这张照片,有资料上说,暮春是剑桥最美的季节,我去的正是这个时节。路旁或校园内一排排的大树,各个学院草地上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儿,确是把剑桥装扮得赏心悦目,让人欢喜。而满眼的绿,更是让人的心霎时柔软了许多。一起同游的好友说,真是想放弃一切,到剑桥来留学一阵子,哪怕是几个月也好啊。

真的,剑桥真是不错,若各位或各位的孩子想留学,那么就趁早选英国吧,若来英国,那么就赶紧到剑桥来吧。 

以上,朱晓红《英伦,边走边看》之第一篇。

2011/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