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游记

标签:
旅游欧罗巴游记朱晓红 |
分类: 路上风景 |
欧罗巴游记(2009年4月~5月)图文作者:朱晓红
时间:Apr29~May08,2009
路线:法国、瑞士、意大利(途径德国、奥地利)
形式:无奈的跟团之旅(大有下车拍照、上车睡觉之嫌)
但是:路上的精彩和感受是可以跳脱于呆板的形式的,只要你用心即可。
由Leonardo
记得当日,坐了12个小时的飞机,赶分夺秒的旅游团安排我们直接游览巴黎市容,清晨的凯旋门静静地屹立着,似乎并未被我们这群眼圈发黑哈欠连天的过客给打扰。
塞纳河(Seine River):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80公里。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非常有特点。这是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局部。这张未经任何后期修饰的照片上,白色的大理石桥面点缀着些许金色,呈现出一丝淡淡的BLUE和神秘.
到了巴黎一定要乘坐塞纳河游船,吸引你的不仅仅是两岸的建筑和美景,还有那些跑步、看书、享受生活的人们。我当时想,慢活,真的是很美很让人羡慕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在上海,无论是外滩或者是重新修葺一番的苏州河沿岸,已很难觅到这样的风景。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那天下午,蓝天白云,象征着法国和巴黎骄傲的埃菲尔铁塔巍然耸立在塞纳河畔。在游船上的我们对着它狂拍一番,而我也无法避俗的在它面前摆了POSE。
三宝之一:《蒙娜丽莎》油画,77*53厘米。为了找这位名女人,我和我的同伴们在迷宫般的卢浮宫里兜兜转转了很久,最后气喘吁吁地在橱窗中看到小小的她颇有些失望。她被玻璃罩着,前面围起了护栏,三面都挤着很多人。女伴拍了这张照片,而我已经累到懒得拿相机了。所以,有的时候也想,关于“执着”,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很多时候,一路辛苦执着地到达目的地,却已失去欣赏和享受成果的热情和快乐,那些热情和快乐,是早已丢失在执着的路上了吗?
5月的阳光下,巴黎圣母院后院中的花儿开得正艳正美。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巴黎圣母院就是一座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我对自己拍摄的这张圣母院侧景颇为满意:阳光把建筑分为一明一暗两部分,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其实光明和黑暗也就是一线之隔。
依山傍水的琉森号称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细雨刚停,琉森湖畔,一对来旅游的国外夫妇也静静地欣赏着它的美。
记得当时,我最喜欢仰着头,拍摄高高的屋顶,吸引我的不仅仅是红蓝相间的时钟,更是瑞士琉森那宁静而优雅的傍晚。
有部电影叫《托斯卡纳阳下》,为此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要去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享受那里的美景和阳光。没想到,比萨斜塔就是位于托斯卡纳省。通往斜塔的小巷里,托斯卡纳骄阳下,花儿盛开。
夜晚的弗洛伦萨,美得让人心碎。记得当时走在巷子里,猛一抬头,一轮明月清净地挂在天空,突然地,周遭的一切放佛都停止了。
记得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女伴去血拼了,自由活动时间,团里的人们也不见了踪影。我站在西班牙广场的三一教堂前的阶梯上,望下去,一时间,思绪有些恍惚而缥缈。时隔一年多的今天,看着这张照片,我依然记得,09年的5月,我从西班牙广场拾阶而上137级,站在三一教堂的平台上,那天阳光下有些微热---
(摘自笔者的欧罗巴游记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