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推腹已经3个月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水时,现在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我在未推腹前就发现左下腹靠近左跨的地方有一长条形硬块,可是推了这么久,还是未消。
另外,由于身体一直不好,我用了好多中医调理的方法,比如早睡早起、敲胆经,早起空腹吃臆米山药,也练了一个月的金鸡独立,可是身体还是越来越瘦,最近左肋骨下也总感觉有隐痛,哪位高手指点一二?
因为我身体一直不好,十五岁左右时患咽喉炎、20岁左右得鼻炎,且四肢、股部有鱼鳞病(冬重夏轻,父亲也有,现在我儿子也有,应为遗传)、93年开始右耳有耳鸣、05年体检时发现血糠偏高、且携有乙肝病毒。吃了些西药,感觉不好,后来,在网上看到“人体使用手册”和“求医不如求已”,所以开始停药采用中医的方法自我调理。最近这一个多月,我的调理方法是:早睡早起、早晚推腹各一次,早晨敲胆经、敲足三里、敲小腿内侧、按压太冲穴,喝山药薏仁粥,晚上睡前热水泡脚、指压肚脐。现在身体感觉还好,就是左肋下胃区经常有隐痛,另外,身体越来越瘦,4月8号到5月8号,一个月的时间里瘦了2公斤,现在只有42公斤(身高160厘米),我可怎么办?
请中里老师给我指点一下,我的调理方法是否对路?
中医治大病:
您肋下隐痛,乙肝病毒携带,都跟肝胆浊气抒发不畅有关。从93年开始就持续耳鸣,如果是类似蝉鸣的,说明您多年前就已经肾虚了。而肾属水,肝属木,肾虚则木失所养。
另外您的既往病史都提示您肺经功能受损了。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而肝属木,肺属金,本来是金克木,可是肝火过旺就会形成“木火刑金”之症,克制肺功能的宣发和肃降,鱼鳞病,咽喉病,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等都是肺功能不足的表现。
您的身体消瘦,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有关。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肝郁则脾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以上三个经络的关系是:
您之前的调理方向是对的,如果修订一下可能会更好:
1、调理时您要先按摩肝经的消气穴--太冲穴到行间穴,敲胆经后一定要拨动阳陵泉穴。直到电麻感窜到脚面上,说明您肝胆经的通路打通了。巡三焦经找痛点按摩,尤其是天井,清冷渊,外关,支沟穴,其中支沟穴也对肋间疼有治疗作用。
2、经常用取嚏法,嚏尽方休,在后背膀胱经和肺经刮痧按摩,排除身体积寒。经常按摩肺经的太渊穴,在肺经和大肠经找痛点仔细的按摩和刮痧。
3、仔细按摩脾经在小腿和脚上的线路,尤其是阴陵泉,太白穴和公孙穴等。还有胃经的足三里,都要按压到骨缝里才算有效。敲打恐怕不够仔细。
4、经常按摩肾经的太溪、复溜穴,同时在后背肾俞拔罐。另外,坠足法,或玫瑰激情的补肾功法,是最快捷有效的补肾法宝,别忘了。
4、继续喝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补肾清肺,最易增补气血,敲带脉,推腹法+跪膝法+金鸡独立,您还要继续坚持。
5、选择小周天里的一个功法,或者长期坚持,必有奇效。
几十年的病症,以及家族遗传史,不是在两三个月就能痊愈的,您千万别心急,慢性病的调治,只要思路和手法准确,肯定会有好转的。脾胃强健后,身体自然会结实起来。
贵在坚持!
http://bbs.mr2dr.com/img/009_t.gif
gsdt:
另外,我还想请教老师,
我儿子如何调养?他现在才七岁多一点,因遗传也有鱼鳞病,只是现在没有我这么严重,并且早几年开始就患有咽喉炎(现在好点),去年春天开始患上慢性鼻炎,现在每天都鼻塞、鼻痒、流鼻涕(不多,一般早晨必有),有时早起要打多个喷嚏,虽试过用中里老师的“取嚏法”,但儿子仅感觉痒,却没有打出喷嚏,现在主要是每天对他进行捏脊。原来也打算给他吃“山药薏米粥”,但他不愿意,就没给他吃了。
请问该如何调养?
中医治大病:
7岁的儿童,用捏脊法调治不错。继续做吧。
您小孩体内的寒气很重了。恐怕也跟他小时候得咽喉炎和鼻炎的抗生素用药有关。把寒气从经络逼进了脏腑。所以驱寒很重要。
打喷嚏选在他睡好了以后吧,喝粥可以帮助,粥他要是不喜欢,您换家店买点试试,实在不喜欢,俺也没辙。呵呵。
日常生活,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寒凉的冷饮之类的了。
请您仔细阅读《鼻炎不能怪鼻子----各种鼻炎的经络调治真法》一文,说服和与孩子沟通,是您的责任啊,呵呵。 http://bbs.mr2dr.com/img/001_t.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