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輩子成就的…
(2022-07-28 21:08:52)
标签:
不共別圓法身大士慎之太陽照高山善財52參 |
分类: 海雲繼夢 |
..........
「 成佛」這一章到後面,彌勒菩薩說:我成佛時,那你跟文殊菩薩都會來、都會到;
也就是說──彌勒菩薩「成佛」時,
文殊菩薩跟善財童子都會到。
這裡頭有一個伏筆──我結婚的時候你記得要來喔,
是不是跟這個一樣呢? 我結婚會發通知給你
──我在幾年幾月幾號幾點鐘結婚
在哪個地方舉行結婚典禮
在哪個地方請吃飯
(是不是這樣呢?)
那「我成佛的時候」,我要告訴你:
我哪天某年某月某日四點五十分,天最暗的時候,
我會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你要在場,
因為你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一。
是不是這樣呢? 好像也不是喔…
我記得佛陀成佛在菩提樹下,法身大士必然會到,
所有法身大士都會到。
你有空到山上來,我們那裡叫「總本山」是有意思的,
大家知道《華嚴經》有一個「三時五會」,
就是日出時、日中時、日落時,這是「三時」:
日出的時候太陽照高山:
日出在哪邊呢? 東邊。
太陽照的高山是哪個高山呢? 西山。
所以日出時所照的高山、西山是什麼意思呢?
是已經成就的大士,所以叫作「法身大士」,
所以「西山」所代表的大士是「法身大士」。
到最後,太陽向西要落下的時候,表示「成就」
所以那個時候太陽又照高山,兩個都是高山喔,
這個高山叫作「等覺菩薩」,就是「成佛的菩薩」,
這輩子修行要成佛的菩薩,所以是「等覺菩薩」,
而不叫「法身大士」,是這輩子成就的,因為經過
這樣教導修行來成就的,所以是東邊的大山。
在我們鹿谷那裡剛好是這兩個都看得到──
太陽剛出來時,你看西邊的山,一片燦爛的金黃;
然後太陽要下山的時候,東邊的山有陽光閃耀…
這個是講這兩部分的大德,是不一樣的「大德」,
所以說《法華經》是成佛的經,是教你怎麼
「成佛」的經。
《華嚴經》是太陽一出來,就照「西邊高山」的
這些「法身大士」,所以它是「不共別圓」嘛,
因為你們都已經成就了,所以「我成佛」的時候,
你就看到了、你就知道了,是指這個意思。
《法華經》教了半天終於成佛了,那是
太陽在西邊,所照到的是東邊的山。
這兩部經所表法的,在談三會五時的時候,
「五時」是謂:一、華嚴時,
二、阿含時(或稱鹿苑時),
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
五、法華時。
你就會看到這很不可思議的地方,把整個「生命史」
的狀況,用「旭日」跟「夕陽」來表達:
──旭日的「法身大士」
跟夕陽的「等覺菩薩」
所以,你不要隨便用一句話去概括那「一切」喔,
可能你的斷言就會發生很大的錯誤,慎之、慎之!
...........
法筵精點~3384(擷自現場講記善財52參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