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怎樣「置心一處」呢?
(2022-05-25 09:42:58)
标签:
置心一處定力盡心處眾除掉妄想 |
分类: 海雲繼夢 |
處處用心,盡心處眾——就能除掉妄想,置心一處。
那麼,我們要怎樣「置心一處」呢?
第一個:你要把那一處找出來,
「處」、「一處」———「那一處」要有!
沒有處,你要怎麼置心?要置到哪一處(對不對!)
第二個:要把「心」給找出來!
沒有心、抓不到心、掌握不了心,
你要怎麼「置心一處」?!
所以,第一階段就是找到心,並且安放在那一處!
這是三個工作:1.
決定好「那一處」在哪理。
2.
「心」是什麼,掌握好。
3.
把心「放好」在那一處!
(你常常會 弄錯、放錯地方!)
在我們的禪修課裡,就有同學問到這樣的問題了。
他說:「當我們修數息法,我妄想很多的時候,我就
置心在 《心要法門 》上面,我這樣對不對?」
你所放的地方———已經弄錯了,還問對不對?
你應該置心一處在風門上,
怎麼跑到「心要法門」上去了?
那這已經錯了嘛,這不用問啊!
可是,如果你的置心一處
正好真的是在心要法門上,那就又對了!不過,
你又變「倆處」了———那你到底是「哪一處」呢?
「置心一處」這個工程必須要做好,
可是你的心卻常常跑掉!
心跑掉———就是妄想把你俘擄了!
那你要怎樣將心給找回來?
———「若心他緣、攝心令返」,
只要做這個工作,攝心令返!
你現在還沒做,所以你不知道,
你必須要一直作,做到很清楚,
心被妄想拉走以後,
我能即刻察覺——又馬上把他抓回來!...
就這樣一次次地... 心
一直被妄想拉走,我也能夠
一次次地,又將它給抓回來...
一直到真實掌握到它、
能夠牢牢地守住它、並且
就此把心安住在這一處!
通常,當我們不經意而被妄想拉走以後,
卻以為我被俘擄是很幸福的事!
你知道了嗎? 你能即刻察覺嗎?
所以———「心」就不見了、
「處」也不見了、啊...
裡面是空的啊,所以
你就會一直生死輪迴!...
現在你為了要破這個部份,必須趕快把他抓回來!
想要培養這一點「覺性」,難,可真難!!!
你必須真的有辦法做到———
一跑掉就立刻抓回來,
跑掉了———趕快抓回來!
那妄想的境界你清楚的知道,
你能一直把他抓回來!
這個工程做完———破參,叫「破初關」!!!
初關破在哪裡?他的「破」———
主要是破在「妄想不會俘擄你」!
因為它要俘擄你,你有絕對的能力可以回來!
而一般凡夫之所以沒有辦法破,
是因為我們———以為被妄想俘擄是很舒服的事!
你知道嗎?
你想想看 ...你打妄想的時候,還一邊很陶醉地微微笑著...
打坐時還會笑? 笑甚麼? 你欠香板!!!
因為打妄想很舒服,尤其是
一面打坐,一面夢想跟女朋友約會...
哇!這下子完了、完了...
這種情境就發生在你粗心大意、沒有辦法掌握,
我們叫做「你沒有定心」。
什麼叫做「定心」? 這是世間話,就是
你有辦法「置心一處」嗎?這個定力要有啊!
你要培養「定力」———這就是第一關、第一關。
到這個地方,你假如、假如能夠
在半年以內達到這個目標的話,
就算你現在是三百公斤的體重,
也會很自然地降到五十公斤。
你好好去做,「初關」這個工程一定要做好!
要是這一關你能達成的話,那就可以授記了。
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說是「證阿羅漢」!?
我們在這裡只能告訴你,在你用功的過程裡,
能夠來到這裡,是很大的成就,已經出三界了!
要真的有沒有那個實力,這個才是重點!!!
這個功夫必須要自己做,這個時候就了生死了。
初關就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我講的是這種狀況:
當妄想來時,你能夠及時察覺、立刻把心帶回來!
在這種情境中———那妄想情境你很清楚,
那外塵境界也很清楚…
但是,都不管它、不理會它,
我又回來!
心一跑掉、抓回來、馬上又抓回來!
跑掉、又抓回來…
跑掉、又抓回來,得馬上又抓回來———
讓「心」跟「那一處」能結合在一起,
這就是真功夫在這裡啊!!!
這個「置心一處」的功夫,
是你真正能夠用功、真的可以做得到的!
那麼,這個功夫,你或許會說:
「好!那就等我修到這個成就以後,
再開始來接觸眾生…」哦?那,你也弄錯了!
你要知道———我
這麼一坐下來,妄想就會隨著來啊,
就是因為——不會處理跟眾生相處的事,
人、事、時、地、物… 啊… 人、人!
尤其是人啦!
與眾生相處,你必須要有能力來處理一些有關於人的事情。
因為他有很多事、很多物… 你知道嗎?
你都 能夠「感同身受」的察覺到、關懷到周遭的人嗎!???
對於人、事、物,你都有能力處理得當的話,
那麼,你一坐下來,想要「定心」就有可能!
要不然,你一坐下來啊,那些個妄想將你俘擄時,
你又是——躲在妄想堆裡,很舒服!!!
你該怎樣應對???
立即將心攝回來!
馬上把心抓回來!
所以,我們應該要從這個本體面來看:
「接觸眾生」就是「掃除妄想」的最好方法!
你懂嗎,你真的知道了嗎!??
假如,讓你去接觸眾生,你就會起憤怒或傲慢心哪...
那只是因為你這個人的人格性不健全,
你知道嗎,自己能夠察覺嗎?
所以,要大家「接觸眾生」的目的,就是要透過
與眾生的相處、互動,來矯正、健全你的五大人格性。
第二個是:透過這個「接觸眾生」把妄想給除掉!
你要留意到這倆個目標。
假如你老是一直逃避跟眾生相處,
那你所衍生出來的妄想,都只是特異功能,
因為——你沒有辦法「置心一處」!
你那一處,一定是擺到「欲望」處、絕對是
欲望的地方,那你就是入了魔窟、成了魔境界,
而不是成就「佛境界」,所以不可能「了生死」。
以我們修行人來講,你還得用心注意到———
透過與眾生相處、互動,並不著重於福德、結緣,
真正的重點在———掃除妄想!
你必須用心、細細的深入體會啊!
我們有很多人都說:
「我很盡心在做,為甚麼弄不好!?」
你用心不足——— 對於人、對事、對物,你都不夠了解,無法周全、圓滿,
所以,那份「挫折感」就容易使你受傷。
而你,為了逃避承擔、不能勇於面對事實,
就永遠長不大、無法健全自己...
所以, 你的妄想會不斷的出現,那你就躲在妄想堆裡頭,
然後說是「禪定」,那不是成了「欲界魔」嗎?
所以要留意、要當心———
必須透過與眾生相處,藉以掃除你的妄想,
那你才有可能在被俘擄以後,馬上把心抓回來!
換句話說,那妄想一直要干擾你,
但它干擾的力量很小,不至於牽制你太多!
那麼,你在與眾生接觸當中
如何圓滿跟眾生相處的部份?
那就是———你在禪定的訓練過程當中,
會把那些動搖的那種力量作「減壓」處理嘛…
換句話說,「與眾生相處」是一種「防震工程」,
你知道嗎?防震啦,防震、防震!
你總是很想、很想要「置心一處」,卻常常
身不由己———會被拉走… 那你就要防震嘛,
把那個妄想———儘量減少,儘量、儘量減,
盡最大的努力減到最低、最低… 那
你即使一個不留神———居然被擄走了,
也還可以很容易拉回來,對不對?
所以,你注意看看,我們在修行當中,
佛法的結構是很殊勝、很殊勝的,而
我們不知道,老是要用自己的方法!
尤其,當你的人格性不健全的時候,
你的方法正確度就不足!你的方法正確度就不足!
那... 怎麼可以固執的用你自己的方法呢?
這是多麼危險的事啊! 所以,
我們還要特別再提醒大家———
透過與眾生的相處、互動,
來矯正、健全你的五大人格性。
期望我們都能夠———
以成熟豁達的胸襟
熱情正面擁抱群眾!
活在美麗世界、
過著美好日子、
擁有美滿人生!
處處用心,盡心處眾——就能除掉妄想,置心一處。
002 我們要怎樣「置心一處」呢?
(除妄~全:擷自第二不壞迴向) 003 很清楚的看住你的呼吸
(破參~1:擷自第二不壞迴向) 004 找到一處找到心
(破參~2:擷自第二不壞迴向) 005 讓自己的身體去體驗
(破參~3:擷自第二不壞迴向) 006 完全守住一個念頭
(破參~4:擷自第二不壞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