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你能了解嗎?
(2022-04-16 03:04:21)
标签:
參透應無所住語言模式思惟模式立場 |
分类: 海雲繼夢 |
你知道嗎?──婆婆對媳婦,往往是從果地向因地看;
媳婦看婆婆,那就是從因地向果地看。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因素,那麼「婆媳之間」的關係
會永遠搞不好。
有位同修闡述婚後的心聲。 她說,結婚那天很熱鬧,
婆婆很高興,弄到很晚才睡。 因為很累、又很晚睡,
她想,剛結婚也沒什麼事,所以隔天早上一直放心睡著。
她的婆婆拿了一張竹椅,坐在天井那兒,一邊劈柴、
一邊對著天空嚷道“全台灣最懶惰的新娘還在睡哩!”
寤寐之間,她也不知道外面在嚷什麼,等婆婆差不多
唸了十幾聲後,她才聽到:“…啊那個全台灣最懶的
新娘還在呼呼大睡哩!” 她一驚醒,馬上跑出來認錯:
“媽媽早,對不起、對不起,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結果婆婆把椅子、木柴、柴刀都收一收,就進屋去了。
有一天,她要去買菜,問婆婆:“媽,過年快到了,
要買什麼菜呢?”(婆婆回說:不用)於是她就放心
上市場了。
隔壁大媽也要去買菜,婆婆卻托鄰居買:“若有好的
大蘿蔔,就幫我揀兩條回來; 那高麗菜最漂亮的,
幫我挑六個; 還有山東大白菜,最好的就幫我挑
兩個回來” 鄰居問道:“妳家媳婦呢?”(婆婆說:
她喔? 我交代她,她沒應聲,自顧自的走了)。
鄰居在市場碰到媳婦就問:“嘿! 妳婆婆交代妳買菜,
怎麼沒有順手幫她帶呢?” 她回來就跟婆婆抱怨:
“媽! 我剛剛問妳要買什麼,妳說不用啊… 為什麼
妳跟人家說我沒替妳買呢?” 婆婆笑答:“傻媳婦啊,
妳懂什麼呢? 兩條大蘿蔔、六個高麗菜、兩顆山東
大白菜,那有多重,妳知道嗎? 傻孩子! 等她扛回來,
我們再跟她說聲「謝謝」就可以了”。
這位同修很困惑的問:“師父啊! 婆婆到底是疼我,
還是不疼我呢?” 這個你能了解嗎?
──媳婦是「從因向果」走過來,
婆婆則是從「果地」看「因地」
這當中「立場」不同,更何況各地用的「語言模式」
都有它的特色。
就像剛才所舉的例子: 婆婆說不用買,但媳婦就是
要懂得如何去買,這是「因地、果地」之間的不同嘛!
婆婆是心疼媳婦,所以她想──十幾個菜那太重了,
鄰居大媽比較健壯有力,請她幫忙一下就好; 至於
外面要怎麼說,就由它去,我媳婦不用提那麼重就好了。
但媳婦卻不這樣想,她要面子,她怕人家說閒話啊!
所以,你能不能感受得到這話中的意義呢? 同理,
如果無法參透「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那麼
經典根本看不懂,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
世尊雖然告訴我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但是你
可不要以為別人稱呼你「菩薩」,你就真的認為自己
就是菩薩了。 你現在只是假名菩薩,不是真實菩薩;
你現在就是從「因地」向「果地」走,所以對於「法」
的修行,一定要「有所住」,知道嗎?
法筵精點~3370
原文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huayenlugu.org/posts/209994443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