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札记教务处同乡文化 |
分类: 时尚休闲 |
文/耘农湖北
蹭课,在我们那个年代叫旁听。只是那时节很繁琐,要到教务处办领旁听证。现如今可好,愿蹭就蹭,没有什么繁文缛节。蹭我课者,有别的专业的、另外院系的,也有其他附近高校的。每每想起我的那些蹭课生们,心里总是暖暖的。
我曾经问过蹭课生中的几位:你们为何蹭我的课?有的说,别人都风传你是位特有个性的老师,是带着新奇而来蹭的,这一蹭就离不了了;有的说,我们讨厌刻板的PPT加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您在课堂上的激情挥洒与板书之长吸引了我;还有的说,听您的课不光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而且学到专业以外的东西,很享受……
我爱学生,就如同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当然对这些蹭课生更是爱怜有加。因为他、她们不仅学习成绩好、求知欲强,而且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这在今天的时代里难能可贵。他们中有的是出于对某一专业的爱好,比方心理学、文化学还有本系课程没有设置的《大学语文》。有的索性直截了当的说,就是喜欢您的课,不惜逃课而径奔您的课堂。无论出于什么理由,蹭课生都值得青睐。所以每当一个新学期开始,我所授的专业课上悄然出现不在册的新面孔之时,我都会让专业内的学生报以欢迎的掌声。
时日长了,我渐渐了解到,蹭课生蹭课大有文章。首先是蹭课的门类分单项与多项。有的只蹭自己最感兴趣的课,学生命科学的蹭我的文化学课,学外语的蹭我的心理学课,学计算机的蹭我的大学语文(尤其是文学史)。有的则是全蹭,只要是我的课,无论什么专业,他们都如影随形。这蹭课生中有男有女,大都文静沉稳,聚精会神。他们总是先到一旁,找一隅坐定,或听或记,专心至致。
蹭课生中也有故事。他们是怎么知晓我各个专业的授课日程的,开始我不得而知。后来才明白,他们有的是找同校的同乡打探获悉的,有的是听我的专业弟子们相传而知晓的。曾经有个计科院学C语言的小子,常常是逃课而前来蹭我的课,一蹭整三年,成为我的铁杆蹭课生。如今已毕业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办公室秘书了。还有邻近另一所学校学中文的“校园诗人”,慕名而来蹭我的大学语文课,还要我指点其创作,也是外校蹭课生中的佼佼者。还有距离较远的外校蹭课生,居然常常骑着电驴子赶来,风雨无阻。我心里明白,我的那些蹭课生们,无非是想通过蹭课扩大一些视野,或者说图个新鲜。无论出于什么心理,蹭课似乎满足了他们的某种需求,未必不是好事。从另一种角度讲,蹭课给当下的学校课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反思。
老话说,教学相长。我的那些蹭课生们令我感动之余,更加激发我不泯的热忱,更加增强我敬业的自信。寒来暑往,春秋几易,我的那些蹭课生们走了一茬又来一茬。走的出息了,来的成长了,我为之欣慰!他们与我的专业课的弟子们组成一道不逝的青春风景线,定格在我的脑海,延伸于我的眼帘……
蹭吧童鞋!爱你们的老大永远为你们而感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