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琐谈】心境培养:“抗干扰”能力的奠基石

(2012-12-14 16:59:37)
标签:

杂谈

琐谈

差异

心态

境由心造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那天与有位从事播音的朋友相聚,他说自己最近经常走神。其实,从他的言行举止上,我早已揣测出他的心境不佳。听他这一说,便顺势提醒道,别忘了流传多少年的那个成语:境由心造。如同好的习惯一样,人的心境是可以培养的。而良好的心境,不仅是“抗干扰”能力的奠基石,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佳绩。

 

期末时刻,那些播音与主持心理学专业的弟子们,与传播心理学专业的弟子们所问不同:为什么心境需要培养?我除了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从实际出发,就此问题给予更明晓的回答。我的话锋直插竞技体育。告诉他们,从分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发现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包括气候、意志、性格等等。最佳的竞技状态往往是综合优势的充分发挥。

 

然后话锋转向播音与主持这个专业的心理。事实上,在播音与主持过程中,也有一个“竞技状态”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境。诚然,优良的环境条件可以为播音与主持创造提供最佳心境,使其发挥最高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讲,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培养一种特别能“抗干扰”的能力和适应各种条件的稳定心境。许多时候播音员、主持人不得不面对环境嘈杂声音的干扰,这就需要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能力,不然,哪能聚精会神保持专业定力?

 

就客观而言,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表达能力多么娴熟,沟通交流技巧多么练达,都不可忽视“抗干扰”这个专业素养的“重中之重”。心理学表明,人的情绪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外部刺激引起的变化,又有内在因素产生的影响。那么,播音与主持创作主体要获得最佳状态,就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处于被动的地步,就必须注意主动调节。尤其当个人遭遇家庭变故乃至不幸时,而又必须确保工作任务不受影响时,只能尽力克制,保持镇定,控制情绪,从而泰然若素地去履行职责。人都有七情六欲,可到了话筒前,镜头前,就只能以播报与主持内容为核心和准绳,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保持健康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推而广之,我们不难发现,人一旦心境不佳,不是心浮气躁,就是萎靡不振;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动辄易怒;不是精力不集中,就是手足无措。播音员、主持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顺与不快,作为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作为普通人,虽无职业要求,但同样需要培养自己的好心境。这对于学习、工作、生活诸方面都将大有裨益。人之一生,免不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的事、很棘手的事、特别难受的事,倘使心境因此而一团糟,既不利身心健康,又影响学习、工作、生活质量,无疑成为雪上加霜的负能量。

 

显而易见,心境有好坏,心态有优劣。一个心理健康者,无论内外部“干扰”因素有多大,一般都能做到旷达淡定、积极向上、一门心思。说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谁夯实了“抗干扰”这块奠基石,谁就有了定力,有了这样的定力,它就会对我们自身给力。恰恰如此给力的心境来自于培养。或许,我们从中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无限魅力:那就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情怀,直至“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境界。

 

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2e3j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