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感悟】老师当怀爱生如子诲人不倦之心

(2011-12-07 12:01:38)
标签:

爱生

美德

铁杵磨成绣花针

玉不琢不成器

朽木不可雕

杂谈

分类: 杂谈时评


【耘农感悟】老师当怀爱生如子诲人不倦之心



 在论坛点击量 截止12.10日晚23:06分为    125,802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4786323-1-1.html
 
文/耘农湖北
 
 诟病教改的时候,当下的老师常常未能幸免。老师是个群体,也是有上中下之分的,这很自然。处在今天思想多元、剧烈颠覆的年代,鲜有人再提什么“红烛”精神。作为老师,姑且不谈你是否具备几桶水或是神马水,窃以为,首要的职业美德应是当怀一颗爱生如子与诲人不倦之心。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里,尊师重教、尊师爱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尊师爱生这一双向的风尚教化,更应该成为为师者谨记的信条。一个老师首先得爱生,也只有爱生才能获得尊重。视学生当亲人,把学生当子女,这应是老师为之矢志不渝而身体力行的情怀与举动。而这种爱,又绝非仅仅只是迁就、宽容,它渗透着“严”的内涵。也就是说,严爱结合才是对学生最大最好最科学的爱!
 
 莘莘学子正处青春年华,需要老师博大的爱心来感召来激励。当在春风化雨之下,让学生获得一种无形的温暖与力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使再不听话的顽劣之徒,也是可以转化的。因而为师者一个亲切地眼神,一句温暖的问询,一次真诚的鼓励,都会令学生感动。只要这爱是真诚的,就会有令人惊喜的回报,那便是桃李芬芳,硕果满枝头。
 
 为师者仅有爱生如子之心还不够,务必具备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两者交融,相得益彰,将焕发无穷魅力,产生无形效应。为师者,注定一方面要为人师表,一方面要诲人不倦。教书育人,都离不开这种精神。传道、授业、解惑,多半是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但同时教学生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永远是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关键所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学生品行和操守的培养,都理当成为为师者不可偏废的重中之重。别老是说不懂事、不听话的一些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将会发生奇迹。那么,为师者要舍得花时间诲人不倦。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在几无信仰、道德滑坡、远离崇高、缺乏理想的当下,为师者至少要通过诲人不倦去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爱情观,最起码要在塑造他的情操与品行上花功夫。否则就是失职。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铁不炼不成钢,人不开导教化不成材。所以,无论世道怎样变化,人心如何不古,为师者诲人不倦的节操不能丢。惟其如此,才能使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代代绵延,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杰出的人才。
 
 本博虽然不敢说在爱生如子与诲人不倦上做得如何如何的好,但问心无愧的是,本博已经或正在用真诚之心践行且很有成就感。未来,未来的未来,本博将一如既往,让爱生如子与诲人不倦之心继续保鲜,揣着它,再谱新篇章。待等到皓首银发时,看山花烂漫,桃李争艳,我自丛中展笑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