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感悟】你知他人有几分?

(2010-11-18 11:59:37)
标签:

枯枝败叶

一己之见

暗箭伤人

心理变态

杂谈

分类: 随笔散文

/耘农湖北

 

如果中国人不是特别喜欢以偏概全,就不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恶习;如果中国人不是格外青睐断章取义,就不会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丑陋。深秋之夜,静听窗外枯枝败叶飘落地面的沙沙声,下意识的想到了人,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判断与评价。我真的想问:你知道他人有几分?【耘农感悟】你知他人有几分?

 

假如一个颇有偏见的朋友,只是因为你没有满足其愿望而心存芥蒂,这算不算固知己见?假如一个特别差劲的学生,只是因为你没有让他去睡懒觉而耿耿于怀,这算不算以偏概全?假如一个格外卑劣的员工,只是因为你没有让他去继续厮混便炒了他鱿鱼而怀恨在心,这又算不算一叶障目?假如这类人,仅仅只是心存不满倒也罢了,如果他以此用不近人情甚至下三滥的手段胡搅蛮缠复胡言乱语的诬蔑你,诽谤你,且乐此不疲,这是否算得上“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道理不言自明。

 

咱们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既一直盛产捕风捉影,偏听偏信之徒,也不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加之以偏概全的恶俗使然,一些人往往在判断某种事物,看待他人的问题上,总是从一己之见上主观妄断与臆测。而这样的人,恰恰不会退后一步想:我了解那事那人那问题究竟有几分?正因为不愿如此,所以永远只能看到其中一点,却忽略了全部;只能看到某种现象,却忘却了本质;只能看到现在,却丢掉了历史。倘使只是由于观念的偏颇,也还有救,这通过了解、接触是完全可以纠正的。然而,如果本身心里就阴暗者,根本就无可救药。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满眼浮现的是恶劣,满腹涌荡的是仇冤,哪会顾及到去窥见人与事的全部与整体?!这正如世间有句俗话所形容的:你就是将你的血给他喝了,他还会反说有腥味儿!

 

遇上如此的主儿,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不睬,不屑置辩。要么就是究其命门,打蛇七寸。仔细思忖:那种对你只是撮其皮毛的了解,又存心不良者,大多是心理变态之徒。有的是以造谣生事,暗箭伤人为癖好;有的则是以损人不利己而又专门叽叽歪歪为快事。这是一种强迫症,除非他睡着了,否则很难令其收剑罢手。我曾经碰到个极个别的此类人,假如他循规蹈矩,这日子也庶几可以,但他就偏偏自寻烦恼,自讨没趣的去挑拨离间,去惹事生非,去寻衅滋事。一下子让自己陷入自己人为编织的不快之罗网而不能自拨。其实他所咒骂之目标,所诽谤之对象,原来就与他没有实质性的纠结,而且根本就无冤无仇,他也根本对其了解不深不透不全面。可他在偏偏在那里骂骂咧咧,怨天尤人,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真不知这样的蠢猪为何还披着一张人皮在身?!【耘农感悟】你知他人有几分?

 

无论伟人,还是平民,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有着相同的人之常情。可是,古往今来,那些总以恶小而之为者,就是大有人在,屡见不鲜。你跟他讲道理,讲气量,他并不买账,惟有他自己一头撞了南墙后看能否回心转意,改过自新。不然,终将是不思改悔,我行我素,继续在那条永不见天日的死胡同里硬走下去,将自己炼成一个十足的偏执狂。其最终结果,总有一天会引火烧身犯众怒,多行不义必自毙!

 

话说回来,一个人格心理健全的人,他会随时铲除心灵的青苔,不会让精神的世界里杂草从生;他会正常的处世为人,接人待物,不会出轨更不出格;继而在判断人与事的问题上,也不可能流于浅薄,产生误解,妄下结论;也不会无中生有,恣意诋毁,一意孤行。行为至此,我倒是觉得极少数心理阴暗者,不是可悲,而是可怜!因为他不知道,人之一生,还有许多有益有趣的事可做,而为何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作茧自缚呢?!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mv3c.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篇:假如我不当教师还能做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