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耘农湖北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爱抽屉”,或许里面还珍藏着那时节的少年心事,一段人生不可忘怀的青涩记忆......
——题记
那年的他17岁,她也17岁;那年他们一起在夏日里高中毕业,一起在小河边憧憬理想。在只有《红星照我去战斗》,只有《列宁在1918》的年代,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面对面时,居然没有什么爱的念想,甚至连手都未曾牵过。这在泛爱化的今天,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他们当初的确有的只是朦胧中的好感,依稀里的喜欢!
直到今天,蓦然回首当年时,他依旧忘不掉她那白皙圆润的脸庞,特别是那双深潭一般且会说话的眸子,还有她沉静而多少有些矜持的外表。当时最奢侈的表白,恐怕仅仅就俩字:你很出众;而她呢,也仅仅说了一句:你真有才。其实,那时节喜欢他的女生还真不少,但他惟独青睐于她。可惜呵,在他终于获得远走高飞的良机而准备向她表白心迹时,又谁知,得到的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同学间的寒暄了,那存之于心的“毛毛虫”已经荡然无存......若干年后才明白,是当年家境的贫寒,扼杀了他的生命路途上算不上情窦初开的朦胧初恋!
如今想来,建立在“喜欢”和好感沙滩上的初恋亭台,连一丝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都未能呈现,就这样坍塌于须臾,这,多少有些不公平啊!从此,他一门心思的为着一种抱负,一种追求,以坚韧和执着的默行,跋涉在生命的四季,伴随他的无疑是那些书本和文字......因而在没有初恋的许许多多的日子里,他所有的欢乐、痛苦,所有的得意、忧愁,都无人与之分享,那又是怎样的孤独,怎样的落寞?!
......一晃30年,弹指一挥间!他再没有见过她一面,倒是常常听人说起,她后来嫁了远方一位年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而她就在村里的学校做代课老师。有一说,她这些年一直在村口开个小商店。山高水远,人世沧桑,他没去考证,但为她惋惜:她作为当年班上的才女,竟然没有在恢复招生时考出来!要知道,7个女同学,除了一个因病亡故,一个招工外,其余全考上了,并且大都定居在省城。
往事并非如烟。如今,偶尔忆念起那段“短命”的初恋之时,他总会情不自禁的搜索、揣摩着她那永远定格在自己17岁那年的界碑上的清纯模样,更多的是思考着婚姻、爱情、家庭之类的陈旧而年轻的话题。走过了无数的生命四季,他方才感知,爱情这玩意儿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可遇而不可求,任何的设想、谋划都可能是空中楼阁,都充满着不如人愿的变数。于是,他得以明白——

初恋可以没有,没有不一定是情感世界的缺憾,只是人生的一个序幕;婚姻不一定要有,有了不一定是爱情,只是一种生命的形式;爱情不一定是婚姻,有了爱情也不一定非得结合,然而它却是心灵最为荡气回肠的抚慰! 他不知,当年的初恋竟然是一朵无果的花,纵然青涩,却没等到闻之其清香,就如此的稍纵即逝,消失殆尽。以至当后来众多的追求者令他眼花缭乱的时候,他竟然又不知所措!好在他是跨越人生爱情初级阶段的“另类”,不相信这世界有什么感人肺腑的爱情,要不然,他的“情爱抽屉”哪装得下那些漫卷的情潮啊?!
又是橘子溢香,稻梁黄熟的人间八月天,他在遥远的地方向遥远的17岁那“短命”的初恋祭奠!也向当年17岁的她虔诚致意:你在他乡还好吗?!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l7ev.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