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手记】非典型报告之杂谈盛夏砖战观后

(2010-08-21 15:05:45)
标签:

娱乐精神

杂谈

驴棚

盛夏

村子

分类: 杂谈时评

文/耘农湖北

 

 

同南海的波谲云诡、黄海的暗藏杀机相比,杂谈村近段以来砖战此起彼伏,有些个小巫见大巫的意味。原以为随着芳驴的饮弹而毙、驴棚的土崩瓦解,这村里鸡犬安宁的,但间或飞来飞去的明砖与阴砖,仍在继续。天下大乱,并非不是好事,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毛老爷子曾经说过。

 

怎么治,治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依我看,可以“无为而治”,来一把儒家道行,是大有前途的。偶尔潜回村里,看看东家瓦,瞅瞅西家砖,深感砖手们观念在更新、思想在解放、技术在完善、含量在提升。可喜可贺的进步,委实应该跃上杂谈TV新闻联播的头条,并配发八婆的职业评论,外加一组多元而立体的连续专题报道。再由新浪宣传部授予全网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并由那啥国家网监局授以铜质匾牌,同时对各位砖战优胜者颁发全村科技进步三等奖(注:三等奖以上暂空缺)。

 

此番观战,我第N次以互联网国际观察员身份出现,没吭一声,没着一墨。有好事之徒窃窃问我:北老师,您到底是仙风道骨,观战不语,为何?我说你一是过奖,二是你没有看到我浮出村子当年那再三的安民告示?鉴于本人前些年金盆洗手了,不再披褂上阵,砖技早就挂靴,猎枪已然封存。还有看戏不怕台高者多次怂恿撩拨我:北老师,您该出出手,咋样?我笑曰:廉颇老矣,尚能拍砖,但一般是袖手旁观。只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虽然没死在沙滩上,倒也给村里的后来人让出一条拼杀进击、脱颖而出的道儿来。这算不上什么美德,而是恪守砖德,更是遵从砖行的行规。呵呵。

 

村里狼烟四起,砖头横飞之际,我在村外正为一些破事儿劳碌。偶回村里,脑海立马浮现起毛老爷子的那两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欣慰于村子里人才辈出,更欣慰于砖战的生动活泼所呈现的良好势头。大凡读过我早先写的《培厚网络的娱乐精神》一文者,可以看到我当初的倡导是多么的时尚而鲜明,似乎还有一点远见。可以直白的说,村子里无砖战没生气,网络无纷争少看点。本来上网是娱人娱己,自寻快乐的一种休闲方式,而拍砖与娱乐八卦、情感话题以及军事动态,又是最能体现网络娱乐精神的“四小龙”。当我看到此番砖战大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候,暗自乐了,那个高兴仿佛中了举、中了彩一般的欣喜若狂:杂谈的娱乐精神终于回归了,网友们如鱼得水的春天来到了!那天我趁着淡淡的酒性,面对电脑屏幕不迭连声的嚷嚷:OK!OK!真的太OK!闹得夫人连忙起身用手抚摸我的额头:亲爱的大虾先生,没发烧吧?!哦哦。

 

真的没发烧的时候,我会静静的想,如同舞剑有剑术、下棋有棋谱一样,拍砖亦有砖道。我以为,砖战的最高境界是绵里藏针、春秋笔法,以达到一般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最终是兵不血刃、闲庭信步一样的出神入化。砖道是怎样炼成的?我觉得是6个字:天赋、实战、揣摩,然后推陈出新。从出手的招数,到交战的套路,再到角力对抗的心态,完全是可以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加徐徐而来的。提请砖手注意的是,砖战之中,既不要率先将火力点甚至软肋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有效射程内,又不要执拗的一根筋拧到死,务必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击其要害,利索转身,变换战法。至于不用砖头用泼粪,那已不属于砖战的范畴,就等于与站在村口骂街并无二致,暂且搁置不议。

 

虽然砖战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它给这个盛夏以不可忘怀的一抹亮色。可喜可贺的是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只是略嫌技术含量尚有进一步提高之必要。更重要的是,砖战演化至今,我依旧看不到思想观念的交锋那火花的迸发闪现。因而做一个思考型的砖手,来一场思辨型的砖战,无疑特爽的期待。那样的砖战,绝少泼粪骂街,绝少人身攻击,极有可能战出一种全新视野。一个论坛,无论你定什么基调,也无论你是关注民生,还是关注马诺,真正要上品味、上档次,还真得在贯彻网络娱乐精神的前提下,以思考型的砖战来支撑。令人欣慰的是张成勇业已显露出这样的才气、磊磊哥已冒出这样的天赋、蒙山版猪亦是后生可畏。最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村里红蓝军对抗中,那些老的“敌我双方”之ID如狂野柒柒、九鸟1头、蚂蚁小刀、公理力1、火山、尤美等等,都显露出日臻娴熟的砖技,他们是村子里的中生代,是杂谈的中坚,是砖战的主将。时代需要你们,村里需要你们,祖国和人民更需要你们!就差没说,CCTV、MTV也需要你们!哈哈。

 

假如驴子没有走失或者倒下,假如他能拿出定力在砖战中继续左冲右突,显摆一下未老的宝刀而绝非自暴自弃,那么,他也一样是可以凯旋而归,班师回棚的,可惜他在我去宁波会议期间,就这么悄没生息的无影无踪了。我想是想你,但从此不再呼唤你,人一腻了,心就烦,老是让我呼唤你不公平,你得拿出血性,展示砖法,誓与驴棚同存亡。你该记得吧,那句成语咋说的:哀兵必胜!嘿嘿。

 

洋洋洒洒写这观后感的时候,我拍马屁之念不由自主涌心头。我特敬重勇敢斑竹,就像敬重上一届的子夜墨客、9时30分、X?等老朋友一样,他同样以专业和敬业精神打动着我。至于小妖,她是头,轮不到我飘扬,我不够资格,尽管我一直对她抱有好奇之感;至于墙上挂的诸筒子,我自然是心存感激,都是些飞檐走壁的好汉,上了墙就浪费了一身好武艺。要不然,砖战将更热闹。

 

学会赞美别人,是一件很受用的事情,而且还是砖手们的必修之功课。谁说打打杀杀就是拍,争争斗斗就是砖啊?战地黄花分外香时,吹吹口哨,嗅嗅野花,那的确不无诗意。同理,砖战之中,不忘赞美一下对方,就极富韵味了。许久以前,我很想捣古出一个《砖战的葵花宝典》,无奈老友寂寞砖客与流浪的橡树捷足先登,只好作罢。

 

岁月匆匆,暑去秋来。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远走高飞,杳无音信,常常备感孤独,仰天长叹。无奈之下,只能观战而无心助战。村长河马说,死尸不腐,杂谈不臭,正香着哩!我说,动起来,舞起来,砖战方正酣,风正一帆悬……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kv9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