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专栏】“雨季”里仰望太阳

(2010-05-16 17:17:29)
标签:

天气

久雨

阴雨

气候

早稻

杂谈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按说,四季分明的荆楚之地不像越南、老挝、柬埔塞等国的气候那样,有雨季、旱季之分。可是今年开春后,这天就格外邪乎,楞是给人们一个走不出的“雨季”。大约是从三月中旬开始,一直到五月中旬,整个长江中游几乎都是湿漉漉的,那头顶的天穹仿佛被人捅漏了似的,总是且下且停、且停且下;即便偶尔久雨初歇,天也依旧是阴沉着脸,连空气都可以捏出一把水来。最恼人的是,好端端的“五一”黄金长假也仅仅只享受了一天的阳光。【耘农专栏】“雨季”里仰望太阳

 

气象之于人们本是自然变化的常事,无论雨雪阴晴、何时刮风扬尘,皆属只可预知,却不可回避的的自然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但凡是反常的气候,所衍生的无形效应却令人倍觉莫名的烦扰。就说这没完没了的雨吧,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倒是其次,那由于长期阴雨低温造成的蔬菜价格上扬,就令人不敢恭维。记得往年,家住武汉的人们进入四月早已是汗衫短袖衣了,今年可好,这雨季的阴冷让人“五一”过后,还得穿羊毛衫秋裤之类的衣服。重要的是,这种天气无形之中给人的心灵所带来的不适与不快,甚或是一种压抑。媒体上说,在久雨不晴的日子里,不少人变得情绪烦躁沉闷,有的还因此诱发心理疾患而住进了医院。

 

其实在这个多少让人有些烦恼的“雨季”里,我更惦记乡下。往年这个时候,早稻早插完了,广袤田畴新秧葱翠,一派生机。而今年这持续阴雨低温的气候,坑苦了农家。不是育秧田秧苗不长,就是烂秧死秧,眼看到了该插早稻的季节却又苦于缺秧少苗。常言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没赶上季节,意味着农家一年收入的减少,口粮的拮据。提起这该诅咒的老天爷,农家父兄怎一个恼字了得?!

 

生活在城镇与都市的人们似乎对老天更加抱怨。在栉风沐雨的公交车上,在办公室、在车间、在菜场、在商场,随处可闻人们对“雨季”发出的牢骚。我同所有人一样,也厌烦了这总没个了结的雨天,更无法在都市的家中或办公室里去作悠闲状。只要一听到雨声,便会不由自主的凝视窗外泼洒的冷雨而发呆,以致一连数日一想到这不停泼洒的雨水,便倍觉索然无趣。

 

我不明白到底是厄尔尼诺现象使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所致,才招致这怪诞“雨季”,对它的出现人们谁都没辙。但我为之深思的是,这反常的“雨季”何以十数年不遇?为何北方沙尘暴频频,南方又大闹天旱,而长江中下游却偏偏阴雨连绵?至今我没有从任何方面没到一个很确切的解释与回答,只是从媒体上零星知道什么两股副高压对抗或是暖室气流所致,云云。我虽不是研究气象的,但我总在心里琢磨,如同沙尘暴一样,我们所遭遇的这种多年不遇的“雨季”,是否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联?确切的说,是否因人们长期的乱砍滥伐、植被的破坏而导致了气候的异常,给了老天可乘之机?假如我的联想成立,那末这是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又一种应有的惩罚?!【耘农专栏】“雨季”里仰望太阳

 

此时,我不禁想起百多年前一位伟大哲人曾经给予我们的警策,也想起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遗憾的是,许多人只有当反常的气候环境出现的时候,才会发泄一番,却始终未能思考该怎样善待自然。事实上,直到今天恣意破坏生态环境者仍在我行我素。假若人们在诅咒、抱怨气候的“不恭”之时,认真反省一下我们曾经或正在所为的恶行,并致力于修正谬误、弥补过失,恐怕效果会更好一些。人啊人,别做了背弃祖宗、殃及子孙的事非但不去自责,而且相反单单迁怒于自然,这是偏颇与不公。扪心自问,应该检讨的恰恰应是我们人类自己。

 

又是凌晨,那不紧不慢的夜雨仍在窗外恣意的泼洒,我没法不叹息、不思虑。这并非无病呻吟,也不是牵强附会,而是一种复杂心情的表露。哪有不是梅雨季节,本该花红柳绿、艳阳朗照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的淫雨不止呢?!想来天气预报说,明日还有大到暴雨,且未来一周依旧是阴雨天气,我的心紧缩着。蓦然间,有一种强烈地欲望在胸中升腾,那便是对日出的祁愿与渴盼。因为让这久雨不晴的日子折腾腻了,我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在雨季里以近乎痴情的心理仰望太阳:什么时候这雨能戛然而止,还一轮火红的太阳照耀在我们的头顶呢?!【原载《大众科技报》】

——————————————————————————————————————————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ijm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