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专栏】书法会不会步诗歌落寞的后尘?

(2009-10-14 13:23:03)
标签:

后尘

诗歌

书法艺术

中国

杂谈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我曾在论及当下诗歌创作陷落症结时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过:无论今天的诗人或说诗歌爱好者怎样的吆喝,比起上世纪80年代全民追捧诗人,生活充满诗歌的景象来说,的确是小巫见大巫。前者是盛极的巅峰,后者是衰败的低谷,绝不可同日而语。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由诗歌想到中国书法,我常常生出些许杞人忧天的后怕来:书法会不会步诗歌落寞的后尘?这一并非危言耸听的观点提出,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目前业已露出端倪的景象,或多或少给人以危机之感。在今天的文化大背景下,一个不庸讳言的事实是,书法已濒临陷落的境地。尽管不乏书法爱好者,但在这种虚假的繁荣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疏离于书法,甚至包括一般的汉字书写。相比上世纪的全民书法热,当下的书法队伍日渐弱小,书法的氛围日渐式微。如此境况,仅靠一帮职业书法家和日渐流失的书法爱好者硬撑,恐难为继。

 

    随着简便易行的网络技术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的日趋激烈,几乎所有传统文化都受到颠覆性的冲击,书法自然未能幸免。试想,连往日的书信都几乎绝迹了,何况书法呢?事实上,现在好多青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有的不会写书法,有的连硬笔字都写不好。这是否是书法开始走向落寞的征兆之一?

 

    客观的讲,在功利与博弈心理日趋严重,浮躁与焦虑风气日益炽盛的情势下,类似这种不可能立马获得或较少较难获得经济效益且又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文化传承,必然会由不冷不热演变到疏离陌生乃至抛弃,书法之地位无疑岌岌可危。

 

    再者,由于国家整体教育对书法的不够重视,加之为数甚少的书法专业又没有形成规范、标准的教育体系,导致所谓国粹的书法走向“边缘化”。即便外国人对中国书法非常喜欢,也只是墙里开花墙外红。

    当然,书法界本身的修为,尤其是趋向小众以及抛弃书法本真的所谓“艺术”创作,极有可能使书法走向没落,而那些别出心裁的所谓“创新”恰恰又成了书法的自杀凶器。因为任何的传统文化,都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都需广大民众的喜闻乐见,除了要一手抓普及推广,还要有一手抓造势与创新。否则,书法就可能由落寞而演变为失传。

 

    可喜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书法界的政协委员们关于建议国家建设中国书法馆和中国书法院,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题的提案受到重视。而且中国书协为书法艺术进入大中小学课堂,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做了和正在做有益的工作。如斯,中国书法将有望东山再起,重振声威,从而实现书法普及、书法教育和书法艺术创作的协调发展和全面繁荣。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fao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